辉煌木业洪庆风的商业故事

Auth:jianpi       Date:2020/06/20       Cat:i网络       Word:共384字       Views:

我网上看到一个文集,讲述做家具木业的故事,觉得里面的商业思维和故事写的很好,但是网上不知道为什么,头条里面发布这类文章的账号老是被删除这,以致于每次想看就要去网上再去搜索,我就自己收集在留言板里,然后慢慢在整理吧,以备将来还能再看:

头条微头条:雨木表哥 席封慕谣(好像是另一个故事)

人物: 大姨爹(大姑父) 洪庆风 外号:扁头风 辉煌木业

他表弟盛庆元,羽阳表弟-梁氏家私-(四姨爹),二舅总经理

雨树-作者他哥-团结家具--爸爸创办,鸿斌表哥,杜一隆-职业经理人

川艳-成都毛迭品牌集团 竞争对手,顺德宜居集团

石头钉的儿子铁板钉(川艳干儿子),就是那位娶了顺德诗哲家居品牌集团千金的人

ps:关于大姑父、三姑父他们的家具故事,雨木表哥已经整理成小说,发在番茄小说,名字是《我家族做木业的那些年》。我觉得应该和这篇还是不一样的,不过应该写的也不错吧,我还没看完

辉煌木业洪庆风的商业故事 - 第1张图片

具体内容有点凌乱,见留言板:

除非注明,忆秋年 - Blog文章均为原创,本文地址 http://www.hanshuailing.com/wordpress/?p=2593,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作者: 简介:

《辉煌木业洪庆风的商业故事》留言数:141

  1. jianpi文章作者

    90年代,我家的厂子为了拿下新客户的订单,价格降了5%。后来老客户下了订单,副厂长说可以继续按老价格结算多赚点钱。我爸说:“要待人以诚,不能让老客户吃亏。”副厂长却说,做生意不为了利益最大化,不如去做慈善。

    我爸和大姨爹合伙开的团结家具厂,四姨爹在做副厂长,主要业务是给品牌家具做代工。

    那段时间,厂里联络上一个新客户,广东利丰家居品牌公司。

    为了拿下订单给利丰供货,我爸和四姨爹连续陪同利丰家居的老板考察了许多天,谈了许多天,喝了许多天。

    最后利丰家居抛出一个条件,价格再降5%,只要答应这个,就能够签下订单,并且长期合作。

    大姨爹说:“我看出来了,其实利丰老板早就认可我们的生产工艺了,之所以还考察这多天,喝这么多天,就是在揣摩我们的底线。”

    我爸说:“可是我们前一个报价就已经是最低报价了啊!我们给宜居代工也是这个价格。”

    我们厂给宜居和利丰两个品牌的供货虽然款式不同,但规格都是一样的,所以报价相同。

    大姨爹说:“利丰探知的底线不是我们已经报出去的最低价,而是我们能承受的最低价。”

    我爸说:“我们几个没这么傻,不可能在酒桌上泄露这个。”

    大姨爹说:“利丰老板是个人精,他不是通过我们说话的内容来揣摩,而是通过我们说话的方式。”

    四姨爹说:“这也可以?那我们怎么办?肯定不能答应,再降5%我们的利润就很薄了。”

    我爸说:“眼下的形势不容乐观,利丰老板对行情了解得也很透。这两年本地新开了很多家厂子,我们自己也扩大了规模,太需要跟利丰达成长期合作。”

    尽管四姨爹认为不该降价,但最后大姨爹还是拍板说:“答应了吧!”

    最后跟利丰签了订单,答应了利丰的要求。

    几天之后,佛山宜居品牌家具向我们厂下了订单。

    宜居的沙发一直是由我们团结家具厂代工的,算是老客户了。

    但这时候,面临一个问题,对宜居的价格是按过去的价格,还是跟利丰一致再降5%?

    我爸说:“这次给宜居,还是按降价后的新价格结算吧!跟利丰一样。”

    四姨爹说:“宜居方面下单的时候没有提到价格问题,那就是默认老价格了。

    他们也肯定不知道我们对利丰降价了,否则不可能下单的时候一点也不提到。

    我们和利丰的协议里有价格保密条款,他们不会说出去。只要我们自己不说降价的事情,就可以向宜居继续按原价收款,多赚不少钱呢!”

    我爸说:“要待人以诚,不能让一直信任我们的老客户吃亏。”

    四姨爹不服气,说:“为了待人以诚,就让我们自己少赚钱?做生意不为了利益最大化,还不如去做慈善呢。”

    我爸语塞了。

    大姨爹知道后,走过来,问四姨爹:“我们对利丰家具为什么要降价?”

    四姨爹说:“因为我们希望用低价格拉拢客户呗!”

    大姨爹:“为什么之前不降价,现在降?”

    四姨爹:“之前竞争压力小,现在我们县新开了一大批新家具厂,我们竞争压力大了,必须要有竞争优势才能拉拢到新客户。”

    大姨爹:“对,拉拢客户有很多种方法,提高质量也可以。为什么不用?”

    四姨爹:“提高质量所花费的的成本太高了,赚不到钱。

    我们的工艺定位就在这里,已经是现有设备能做到的最好产品了。

    要提升,就要换一整套更好的设备,但那太费钱了,得不偿失。不如降价来得简单实惠。”

    大姨爹说:“没错,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给利丰的低价格,并不是我们给利丰的好处,而是面对新行情被迫做出的应对。

    行情在利丰那里是这样,在宜居也是一样的。

    宜居老板也是生意人,他傻不傻?”

    四姨爹笑了,说:“老板都是人精,怎么会傻?”

    大姨爹说:“本地同行会不会想翘我们的老客户?会不会主动找宜居公关?”

    四姨爹:“我想应该会吧!宜居的订单是一块肥肉,总有人想抢的。”

    大姨爹说:“但宜居老板没有心动,就是信任我们。

    而后面就算他不知道我们对利丰降价了,只要他发现别家厂的性价比高,就可能不再信任我们了,那到时候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他就成了咱竞争对手的老客户了。”

    四姨爹说:“是啊。”

    大姨爹说:“因为宜居在我们这里订货,我们每年从他那里稳稳赚不少钱。

    而维护老客户最简单,我们之前已经取得了他的信任,之后就只需要真心诚意对他就能维护住。

    而搞定一个新客户得陪着考察,得谈价,得喝酒,得公关。

    往往搞定一个新客户单子的成本差不多抵得上从客户这一单身上赚的钱了。

    为什么这种不划算的事情我们还要去做?

    四姨爹说:“不就是为了以后的生意吗?希望他后面能够源源不断给我们下订单。”

    大姨爹说:“没错,就是希望他成为我们的老客户,但好不容易成了老客户,咱又不珍惜。白白流失!这样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吗?”

    最后我爸和四姨爹都认可了对宜居的降价。

    但鸿斌表哥(大姨爹的儿子)跟我讲这段经过的时候,却嘟囔着说:“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对利丰降价,从利丰赚到的钱,还未必抵得上给宜居降价的损失呢。”

    我也迷茫,大姨爹这次错了?

    41楼 回复
  2. jianpi文章作者

    公司要选一个人去开拓重要市场,表哥推荐了在广东打工七八年的表舅,说阅历丰富。大姨爹笑了说,厂里打工,吃住全在厂里,半年出不去外面几次,无休止加班,其实跟在老家没区别,不过从一个小地方到了另一个小地方,阅了些啥历?

    00年代,辉煌木业的老板(我大姨爹)和鸿斌表哥(大姨爹的儿子)商议着派哪个人带着一批货去南昌开第一家专卖店。

    鸿斌表哥说:“开拓南昌市场这件事对我们公司的成败至关重要,必须派一个有足够阅历的亲戚去,我觉得表姑父王涛可以去。他年龄有五十了,老成持重。”

    大姨爹说:“阅历不是看年龄,而是看有用的经历。表姑父一共就在外面呆过一年,还混不下去,回来了。

    半辈子都在老家乡下。他的阅历出了门一点用都没有。”

    鸿斌表哥说:“那表舅呢?他在广东打工七八年,这个可以算是有效阅历吧?”

    大姨爹说:“你知道深圳的那个大厂什么样吗?跟一个小镇一样,上万人在一个厂里吃住。半年不会出去外面几次,无休止地加班。

    这就等于从一个小地方到了另一个小地方,这种阅历有用吗?”

    鸿斌表哥:“那你自己说,谁可以?”

    大姨爹:“这第一个专卖店,是我们从零到一的突破。

    如果第一个专卖店开成功了,就可以让其他亲戚在别的城市把这个专卖店的模式复制下去,由一变十,十推上百。

    这活就只有一个人能干,盛庆元。”

    鸿斌表哥说:“庆元表叔?他年龄也不大,在外面瞎跑了几年,总换工作。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呢?”

    大姨爹说:“盛庆元在外面跑了几年,是换了几个工作。

    不过他从小是个聪明人,总换工作是因为他不容易满足,有野心,总渴望出人头地。

    在外面混不容易,他敢频繁换工作,也是有胆子,有一定本事。

    但这也是他失败之处,每次换工作他都要从头再来。

    一个人在外面没点背景,又不肯在一个地方长期熬下去,哪有人会给他什么机会?

    不过,他的这些经历,对这个开拓市场的工作而言,算是有效阅历。”

    鸿斌表哥:“但他的人品问题……。”

    大姨爹说:“他这个人是不定性,野。

    不过,他是聪明人,我们给他的这个机会怕是他这辈子能获得的最好机会了,他不管怎么样都会全力以赴。

    现在我们需要用人,只能任用他,将来如果发现他有歪心思,再考虑换掉。”

    几天之后,盛庆元押着一车家具,揣着大姨爹给的一笔开店的启动资金,就开往了南昌。

    大姨爹给的钱实在太少了,只够在不怎么好的地段租一个小商铺,装修啥的都不要指望了。

    待了两天,一套沙发也没卖出去。

    盛庆元发愁啊!就这情况,根本别指望能卖家具出去。

    于是他直接把门关了,四处奔走,参加各种家具类的博览会,商业聚会,努力去认识人。

    在这段时间,他遇到一个来批发家具的邹老板,邹老板在西湖区优质地段有一个卖家具的精装门店。

    盛庆元和邹老板一聊上,就直接带他去自己的小商铺看自家的辉煌家具。

    邹老板是个识货人,笑着说:“这家具是好家具,不过这价格……”

    盛庆元:“你的意思,我的家具质量匹配不上价格?”

    邹老板说:“我说句实话你别不高兴,家具品质没得说。

    但你这店铺位置和装修情况,匹配不上这个价格。肯花这个钱买家具的人进都不会进你这个店。”

    盛庆元也知道这个情况,但大姨爹没给他足够的钱,根本不可能开专卖店,心里苦啊!

    邹老板言语之中,在套盛庆元的进货渠道。

    盛庆元明白了,邹老板是想从厂家进货卖。

    盛庆元直接撩底了,说:“我自己就是厂家的人,厂址和电话可以给你。你直接去厂里进货,跟从我这里进货,价格没有区别。”

    邹老板说:“那就没戏了,你是厂家,直接把店开在南昌了,我如果从你这进货,再拿去卖,那我的价格肯定比你高,这生意我没法做。

    不过你这价格,把店开在这里,你的生意也一样没法做。”

    盛庆元考虑良久之后说:“老兄,你说得确实对,那你有什么办法?指点小弟一下?”

    邹老板说:“要不这样,你别做零售只批发,而且在南昌西湖区也只批发给我一个人,独家经销,这样我卖高价也不会因为你这里价格比我低而受到影响了。”

    盛庆元心里想,这样也可以卖出家具,但大姨爹肯定不会同意,因为又走了之前给人代工的老路,打不出自己的品牌。

    盛庆元说:“你这个主意好,但我要走量,你的店只能卖我一家的家具,而且招牌也要改成我辉煌的招牌。”

    邹老板笑了说:“这个不可能。”

    盛庆元说:“我厂家垫资铺货,卖完结算,等于你不需要存货,省了一大笔钱。也没有风险,卖不掉的我直接拉走。”

    其实盛庆元所谓厂家垫资铺货,盛庆元是不需要垫钱的,只是把家具从自己仓库里,搬到了邹老板的店里,但邹老板确实省了进货的钱。

    邹老板想了想,说:“这个可以有。”

    这样,虽然大姨爹自己开专卖店的计划没实现,但促成了邹老板开了第一家辉煌专卖店。

    后来邹老板在南昌县、经开区、新建县各开了一家辉煌专卖店,生意都不错。

    大姨爹也将盛庆元的经验推广开来,在别的城市复制了。

    42楼 回复
  3. jianpi文章作者

    职业经理人提出员工持股计划,给管理层低价认购股份。退休的创始人质问家族企业接班人,接班人说:“经理人说此举可以锁定管理层。”创始人说:“你被经理人贩卖了焦虑,我们哪有锁定管理层的需求?管理层比我们更害怕离职。”

    10年代,家族企业创始人(我大姨爹)因做手术后不能理事,集团总裁杜一隆在这段时间提出了一个员工持股计划,要给员工低价认购股份。

    虽然是低价,但终究是要花钱购买的,而且5年内不能离职不能卖出。

    中低层是没有这么一笔闲钱来买这股份的,自然只有高层管理有认购意愿,尤其是杜一隆和我哥雨树(董事长),占本次认购总额的40%。

    原本被认为手术后要在度假山庄休养很久的大姨爹提前出来了。

    大姨爹质问雨树说:“你们何德何能可以做派发股份这种事情?”

    雨树说:“此举可以一次锁定所有高层管理,对我们集团发展是有帮助的。”

    大姨爹问:“谁跟你说我们集团迫切需要锁定高层管理?”

    雨树没有说话,但大姨爹知道是杜一隆说的。

    大姨爹说:“你是被杜一隆贩卖了焦虑。

    我们集团需要管理层这不假,高层管理不需要我们?他们有几个是离开了我们集团就能一天找到更好的工作的?

    没有啊!他们根本离不开我们集团。”

    雨树说:“话虽然如此,但万一他们要离职怎办?我们重要设法留住人才吧?”

    大姨爹说:“他们走掉一百个,我们随时可以去招募一百个过来填充岗位。

    但他们这一百个离开的人不一定能在别处找到管理岗位。

    他们长期在我们集团任职,也只有在我们集团才能发挥作用。在咱们这里他们是人才,但离开长期任职的岗位,啥都不是。”

    雨树说:“不能这么说,其中确实有很多人真有能力的人。”

    大姨爹说:“他有能力,加薪加奖金啊,为什么要给低价认购股份?凭什么要派股?”

    雨树说:“这是对员工激励的一种方式。”

    大姨爹说:“你的意思是不派股他们就不认真工作了是吗?还是不派股他们就要离职?

    是他们集体要挟你的,还是杜一隆狐假虎威,假托他们来威胁你?”

    员工就是员工,如果他们都是股东了,他们都知道你的软肋,你怕他们消极怠工,你怕他们离职,那他们就真正成为集团的老板了。”

    雨树:“员工成为集团的老板也未必不好啊!那样他们就会更努力为集团打拼了。”

    大姨爹说:“你弟也有集团股份,慕谣表妹也有股份,羽阳表弟他们都有股份,你见他们为集团付出了什么?

    人性不是那么简单,不是让他们成为老板他们就必定会以主人翁姿态为公司付出竭尽全力。

    我们是一个员工以万计,纵贯家具全产业链的一个大集团。

    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只是做其中的一个小环节,单个人再怎么努力对集团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他就是再怎么拼,股利分红,也不会增加,他再懈怠,也不会减少。”

    雨树:“那我们的员工,就不需要管了么?”

    大姨爹说:“大企业,需要的是用制度管人,而不是单纯靠股份激励大家为公司奋斗。

    他干得不好,没有完成既定任务,你让他的上级责罚他,减少他的奖金就行了。

    如果他干得好,超过预期,公司可以增加奖金。

    你都给他们派股份了,他们的收益主要看股利分红。干好干坏没区别,都是按股份多少拿股利分红的。
    这么玩下去,我们的公司还管得了员工吗?”

    雨树说:“我们用股份锁定了员工5年不能离职呢。”

    大姨爹说:“你用股份锁定员工5年不离职,我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吗?公司5年内不能开掉他。

    或者我们开掉他之后,他还持有我们的股份,继续享有分红。

    这样的员工毫无危机感,还会严格服从上级的指示,去攻克难关吗?”

    雨树:“可是如果现在撤回员工持股计划,那么管理层对我们股东家族有怨恨啊!”

    大姨爹说:“杜一隆这个人,太狡诈了,后面找到机会就必须让他走人。

    他这是在刻意制造集团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也就是我们家族之间的矛盾。

    他抛出一个员工持股计划,我们接受了就是中计了,牺牲了我们股东的利益,肥了他自己。

    而如果否决了,整个集团的管理层就会更加痛恨我们这些家族股东。

    仿佛他们是集团的所有者,我们家族是寄生虫。

    他刻意在集团暴露我们家族子弟的平庸,强调他们管理层的为公司的付出。

    可是他必定知道这个集团是我们家族上一辈人如何冒险拼出来的,管理层只是后来我们雇佣过来的打工人。”

    雨树:“那眼下我们该怎么办?”

    大姨爹说:“以员工认购股份不积极为由放弃这个计划,改成分房子。

    但凡在我们公司做高管10年以上的,都分一套房,这一套房他们有居住权,但没有所有权。

    因为我们不是用住宅用地盖的,办不了房产证,但我们可以承诺,如果在我们公司干到退休,就给他永久居住权。那也等于员工白得了一套房。

    这样,害怕离职的就不是我们了,而是员工,因为一旦离职,房子就会被收回。

    用集团的钱盖房子还能减税。”

    雨树照大姨爹所说的去做了,但始终不肯放弃总裁杜一隆。

    大姨爹也没办法,就由着他。

    43楼 回复
  4. jianpi文章作者

    90年代末,我爸的厂子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找了几个战友借了一笔钱。等我爸的厂子缓过来,以为他们不急用,就没有及时还钱。等最后我爸来到战友家里还钱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做错了。

    那一年,我爸的厂子几乎就要倒闭了。

    当时,我爸几乎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朋好友,最终只有几个战友和我外公家的人借了钱给他。

    过了几年,家具行业的环境变好了,厂子缓过来了。

    我爸本想赶紧把钱还了,但大姨爹(合伙人)说不急着还,反正别人也没来要,多半是不急用钱。

    咱们做生意,要是流动资金少,没多久又容易卡壳。环境好,没钱投入生产,做不出货来卖也干着急。

    因为家具行业也是有淡季旺季的,一般来说,从过年之后一直到9月份都是淡季。

    淡季的时候家具是卖不动的,厂里必须存货,还同时要继续生产,生产一方面是为了养住工人,一方面是压货。

    10月份之后旺季就开始了,到了十二月份一月份,如果行情好,会卖空所有存货。

    所以一年能赚多少,不仅仅看旺季能卖多少,还看淡季能不能做到货。

    如果本钱不足,上半年做到6、7月份,钱都压货了,就没钱进材料了,不得不停工。停工的话工人就离开了,去别的厂做了。

    等到了10月份开始缓过来,卖货回款了,可是熟练的工人已经在别人家的厂里了,这时候只能新招一些别厂不要的新手工人。

    上半年的货已经卖空了,下半年的产量因为工人的问题,上不去。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发财。

    所以做家具这个行业,流动资金比办厂本身还费钱。

    关键是那些年,还有严重赊账的情况,订购了咱们的货,却要等他们卖完了才付款。

    后来我爸手里有些钱了,我妈又坚持要在马路边盖一栋五层带后院的楼房,说孩子们都大了,没地方住。

    基于这些原因,我爸好几年都没有还战友们的钱。

    其他亲戚们知道我爸的厂子缓过来了,基本都会来要债了。但战友们都没来问他,我爸认为他们都不急需用钱。

    直到后来我家的厂子并入了大姨爹的辉煌木业集团,我爸持股分红,不参与经营,之后手里的钱才富余起来。

    我爸就去找战友们还钱,并且上门道谢。

    之前战友聚会的时候都是在城里镇里,战友们的家我爸好多都没去过。

    我爸先去找了近一些的遂川战友,根据之前战友提供的地址,我爸先坐车到遂川县城,再从县城转车到镇里。

    战友并不住这个镇,而是在邻乡,但那个乡当时没有班车直达,得从镇里坐三轮车到那个乡,再走近十里烂泥路才到山脚下。

    我爸一度找不到正确的路,等他看到石阶了才确定是这一条路,因为遂川战友曾经提过,他在门口造了一条石阶,方便山上的人下来。

    我爸沿着石阶上去,问了老乡才被带到了战友的家里,一看惊呆了。

    三间黄泥土墙的房子,破旧不堪。一进去就能闻到一股霉臭味。

    他的老婆有残疾,不走动,坐在藤椅子上。

    战友看到我爸又惊又喜又愧,说:“小陆,你咋不打个招呼就来了?我都没收拾一下。”

    不过,其实收拾也没什么意义上,也许在战友看来,可以收拾得整洁一点,不至于这么乱。

    但我爸从外面看到他家还住这么破的黄泥房子的时候已经心碎了。

    要知道当时别人家都早盖红砖房子了呢,这老旧的黄泥房子怎么收拾也体面不起来啊。

    我爸说:“你怎么不早告诉我你有困难啊?”

    战友笑着说:“有啥困难啊?这过得挺好的,有吃有喝。”

    通过聊天我爸才知道,当年我爸厂里有困难,要借钱的时候,是班长把大家召集起来,动员大家尽最大的能力借钱给我爸。

    后来我爸没还钱,有的战友要去找我爸要债。

    班长阻止了他说:“小陆脸皮薄,你们一去问,他就是没钱,也会先给你还上。

    咱们又不做生意,生活上困难一点,也能对付得了,大不了吃白米饭就腌菜。

    小陆做生意要是缺钱,厂子败了,前面投入的钱都打水漂了。他只要缓过来了肯定会还钱,不要去问了。

    你们要是眼下有困难,就找我,我先给你支一点。”

    可是班长自己生活也难,大家不到万不得已怎么好意思找他呢?

    离开遂川,我爸和另一个战友一起找到正在南昌的厂里做保安的班长。

    我爸他们正想上前跟他打招呼,正值厂长的儿子换了新车,作为保安的班长没注意,拦了下来。

    厂长的儿子大怒,下车对班长一顿骂,班长只能点头道歉。

    另一个战友怒了,说:“这小子狗眼看人低,咱班长也太怂了吧?我去教训这小子一下,让他知道怎么尊重人。”

    我爸连忙拉住他说:“算了,班长也有难处,在人屋檐下!我们先不过去吧!他也不想让我们看到他现在这个样子。”

    最后打电话把班长约在餐馆吃饭,把钱还给了他。

    同时打电话跟其他战友核对了借款和利息,把钱打在他们卡里了。利息按当时民间贷款常用的月利1%计算。

    班长见我爸把钱还完了,才如释重负。

    后来我爸又拿出120万块钱成立了一个战友基金,让班长管,但凡战友们谁家需要盖房子、做点生意之类,都可以从这个基金借钱,不需要利息。

    后来战友们的情况都变好了,也都给战友基金捐款,基金里的钱反而越变越多。

    44楼 回复
  5. jianpi文章作者

    表侄新开的餐厅生意不好,叫表侄媳来商议是否对卖得不好的菜品降价促销?表侄媳却说,需要降价的是我们销量最高的主打菜。表侄惊了,主打菜不需促销啊。但听完表侄媳的说法,表侄却同意了。

    表侄梓轩、表姐夫宏仙新开了一家番茄黑鱼馆,生意不是很好,拟要换厨师换招牌,于是叫了沅雯来商议。

    沅雯是梓轩的媳妇,此时已经在辉煌木业集团担任副董事长了,平时无暇顾及他们的餐饮生意。

    沅雯来到店里,先尝了一下主推菜就说,这个味道可以,厨师长不用换,招牌不用换。

    后来又看了菜单,却说:“咱这个菜有点贵啊!”

    梓轩说:“咱们这个餐厅也不是定位于中低收入人群,你看咱这装修,这服务水平。”

    沅雯笑了:“你开个家常菜,还不是定位中低收入人群,你还打算给谁吃?”

    梓轩尴尬没话说。

    沅雯说:“家常菜走高端,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抛开定位,任何家常菜餐厅的运营初始阶段,都需要用低价来吸引消费者。”

    不管你装修多好,服务水平多高,最终还不是得要人多来吃才能赚到钱?

    为什么不优先降价,等以后吃的人多,再考虑慢慢涨上去?”

    梓轩说:“那,我们怎么降价最为适宜呢?”

    宏仙说:“要不,先从点单量低的菜开始降价促销吧!这些菜要是不降价促销,还真卖不出去。”

    沅雯懵了,问:“你在开玩笑么?点单量低就说明这几个菜不受欢迎啊!不受欢迎的菜留着干嘛?直接砍掉啊。

    一桌新顾客来咱店里,不知道吃什么好,直接点了你降价促销的几个菜,一吃,吐了,认定这几个菜就代表你店里的水平,以后再也不来吃了。”

    宏仙点头称是。

    沅雯继续说:“需要降价的反而是最受欢迎的几个菜,比如刚刚我们吃的这个番茄黑鱼,就要降价。”

    梓轩说:“番茄黑鱼没必要降价吧!这个番茄黑鱼是我们拉高毛利的主要菜品。重要的是,这个菜基本顾客每次来都会点,根本不用降价促销。”

    沅雯说:“顾客会点,跟顾客吃得爽不爽,不是一个概念。降价不一定是为了促销。

    这个菜是主打菜就要低价,让顾客一来,毫不犹豫直接点最大分量。”

    宏仙说:“如果我们的番茄黑鱼分量就是最大的,那顾客光这个鱼就吃饱了尽兴了,没法促进顾客加菜啊!”

    沅雯说:“你做生意,咋能总是担心顾客吃得太尽兴了呢?让顾客吃得爽才有回头客好不好。

    假如咱们是一群顾客,点了一桌菜,都发现番茄黑鱼最好吃,但分量太少,这个菜特贵。

    做东的肯定不想加贵的菜,被请来吃饭的朋友谁又好意思主动加贵菜?

    最后一聊起来,谁也不会提到菜价这个没面子的问题,大家有不满情绪,都会说这家店不好吃、或者说这家店的菜分量少。口碑就是这样变差的。”

    所以,做餐厅,本店最好吃的菜,一定不能贵,而是要最实惠。实惠了,顾客吃得爽了口碑就上来了。

    而其他的配菜才是拉伸毛利的关键。

    不管顾客几个人,来吃的时候奔着鱼来的,但点菜肯定不会只点一个鱼,起码得凑齐一桌菜。

    而其他的菜受欢迎程度没这么高,分量低一点,自然也不会太引起注意。

    相反,好吃分量足价格又实惠的番茄黑鱼,大家都会记住。

    下次别人请客的时候也会来咱这家店,口碑就这么上来了。”

    宏仙赶紧叫店长记下来,就按沅雯说的,执行下去。

    后来梓轩、宏仙又和沅雯商量自己餐饮公司旗下的另外一个饭店品牌的问题。

    梓轩说:“因为前面我们开的几家餐厅都赚了,我们打算继续开直营店,往周边城市扩张。”

    沅雯说:“线下生意——尤其是服务行业——的终极模式,是加盟而不是直营。”

    梓轩说:“怎么会呢?我们的直营店经营得这么好,不需要靠招加盟店来收加盟费啊!完全可以靠继续开直营店,继续扩大规模优势啊!”

    沅雯笑了,说:“你们只知道做生意有规模优势,却不知道也有规模劣势。你们才开了几家店,都没出本市,当然容易实现盈利。

    线下服务行业,一旦形成了规模,本地市场已经填满,要往别的城市扩张了,规模劣势就必定会显现出来,而规模优势一定抵不过规模劣势。

    店开得越多,单店盈利反而会下降。”

    梓轩、宏仙二杖子摸不着脑袋:“怎么会这样呢?”

    沅雯说:“因为人太难管了,你没法量化人的服务。

    做工厂,你可以计件算工资,按优品率算奖金。

    但服务你能怎么量化?员工在异地,偷鸡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你不可能数着服务员一天喊几句欢迎光临来给工资,更不能光听主管、领班对服务员的评价来给奖金,因为主管、领班可能偏袒跟他关系好的人。

    厨房管理也是一个道理。

    另外店长也难免有私心,可能和前厅主管、厨师长、收营员联合来坑你总部。装监控的用处也很有限。

    细节到每个店的时候,就真的只有让加盟商自己去监督、考核。”

    招加盟商的时候,可以零元加盟,认真审核资质、店面地址。

    运营,由加工厂统一配送食材和调料,按营业额百分比抽取管理费。

    同时总部向加盟店输送、培训人才,但运营监管、人事任用还是要加盟商自己去干。

    始终要记住一点,我们贩卖的不是品牌,而是盈利模式。

    45楼 回复
  6. jianpi文章作者

    我哥开的广告公司,只有表弟一个员工,又是文案,又做摄像,又得剪辑,还当总经理。后来表弟发现公司月赚百万,但他工资才五千。表弟很不满意了。直接找了我哥,要求把公司赚到的钱分他40%。我哥笑了。

    我哥开的这个广告公司,除了我哥和表弟之外,就没有其他全职员工了。

    我表弟是小姑父的儿子,是个视频达人,我哥给公司买了一些设备,然后就让表弟自己去接单。

    这公司,总经理是表弟,员工还是我表弟一人。

    因为我表弟自己接不到活,也懒得出去接活。

    我哥也就经常给他安排活干,大部分时候都是给我哥任职的辉煌木业集团做摄像记录,拍宣传片之类。

    公司另外有一个兼职会计,好久才见得到一次。

    平时她是不会把财务表给我表弟看的,但有些文件必须要我表弟(总经理)签字,无意间让他看见了。

    这一笔笔的都是从辉煌木业集团打过来的“影视服务费”,我哥这个公司每个月赚上百万呢。

    表弟寻思:这个公司除了老板,干活的就我一个人。老板赚这么多钱,我应该有份吧?一个月才给我5000,这明显是在欺负我啊。

    他用手机拍了张照片,那天晚上就找到我哥直接摊牌了,把自己拍到的财务表,给我哥看,然后说:“这公司一个月赚这么多钱,怎么也该分我一部分吧?”

    我哥差点笑岔气了。

    我表弟初中毕业,原本啥也不会,一直浪荡,姑父来找我哥,让给他安排个工作。

    虽然我哥在辉煌木业集团董事会的职位高,但创始人我大姨爹有规定,凡是家里的亲戚都不能带进公司上班,免得产生麻烦。

    但我姑父对我哥说:“你要不帮一下你表弟,你表弟这辈子就浪荡掉了。”

    我哥也不好继续推脱,就答应了。

    这个广告公司,原本就是个空壳,我哥开来给辉煌木业集团的会计做别的用途的。

    具体什么用途我也不了解,大约跟账有关。

    广告公司的各种印章都在会计那里,她自己解决账上的问题。

    表弟偶尔见到的那个兼职会计,就是辉煌集团的会计。

    起初我哥问表弟有什么兴趣爱好?表弟就说喜欢拍视频。

    他说的拍视频,其实就是以前玩的那种手机软件小咖秀里面的视频。这款软件当时很火,后来下架了。

    我哥就想啊,你喜欢拍视频,我就让你做影视吧!就买了一套设备,还送表弟去学了一段时间。

    学成回来,就让他自己去接活干,表弟哪知道怎么接活?就他那两下子也根本接不到活。

    后来我哥就给他找点事情做,倒不是指望从他身上赚回给他发的工资,仅仅是怕他总是无所事事,毫无成长。

    然后就安排了给集团做摄像记录,拍宣传片的活。

    其实他那点水平能拍啥宣传片?纯粹给他练手。

    只是偶尔需要总经理签字。我哥想着让会计总是找自己签字浪费自己的时间,就让表弟挂名总经理,让他去签。

    谁知道表弟竟然以为公司每个月账目上流动的钱,跟他每天干的活有关系。

    我哥好不容易稳定住情绪,说:“我赚多少钱,跟你有啥关系?”

    表弟说:“我每个月忙里忙外,公司赚了钱,难道没有我的功劳?”

    我哥好声没好气地说:“那你说该给你多少?”

    表弟说:“我觉得我们应该4:6分,虽然我为公司干的活多。但你是老板,你接的活,你多分点我不介意。”

    我哥觉得跟这种人多说无益,直接说:“不给。”

    表弟就说:“那我就不干了,我一个朋友开了一个公司,喊我去帮忙,直接技术入股,拿40%公司的股份呢。”

    我哥笑了,说:“你这点技术,还能拿40%的股份,那得是个多小的公司啊?”

    表弟说:“小公司也比在你这里强。”

    说着,表弟走了。

    表弟说的这件事还真不是吹牛,真有一个朋友喊他去加入他的公司。

    那也是个奇葩广告公司,注册资本五百万。

    工商那边注册的股东名字,真有表弟的名字。朋友占60%的股份,而表弟占40%的股份。

    但朋友的60%是实缴,账目上原先是有这么多钱的,后来又被朋友划走了。

    表弟的40%是认缴,朋友告诉他,认缴就是不用出钱,你用技术入股,技术就是资本。技术在你身上,看不见摸不着,不用交。

    这个朋友的公司,搞得有模有样,办公室很气派很正经,就是没什么正经业务的,员工有不少人,但除了表弟和朋友之外,没有别的人是全职的了,都是一些兼职的人,一个月没干几天。

    表弟有点懵。但朋友也承诺了,等公司赚了钱会分40%给我表弟。

    我哥知道表弟去了他朋友公司之后,也听他说了关于朋友公司的情况,跟他说,赶紧查一下公司有没有贷款?

    没有贷款,就赶紧把股份退掉,别在这家公司待了。

    如果有贷款,就得赶紧联系朋友去处理掉,再退股份,处理不掉,赶紧找律师。

    表弟一查,发现公司果然有一笔不小的贷款,立马找了他朋友问这笔贷款什么情况?

    朋友一脸懵,像看傻子一样看我表弟,说:“你咋这么没见识呢?做生意有不贷款的吗?你亲戚家的辉煌木业集团贷款上亿,比咱多多了。

    生意做得越大,贷款就越多,咱这还是小意思。

    你哥就是看你走了,他公司没人干活了,想让你离开咱们公司,去给他打廉价工呢。”

    表弟犹豫不决。

    46楼 回复
  7. jianpi文章作者

    表哥开了个养鸡场,请了个营销大师做策划,大师说:“把隔壁的池塘承包起来搞垂钓,凡是钓鱼10斤以上,鱼带走送一只鸡,没钓到鱼的也送一只鸡。表面是钓鱼,实际上是卖鸡。”大姨爹听了直接捂脸。表哥却坚持实施,要用结果打脸大姨爹。

    我一个表哥在市郊的乡下开了一个养鸡场,养的是土鸡。

    后来销路不畅,就请了一个营销大师来给他参谋。

    营销大师给他出了个神级营销方案,他说:“你看,隔壁就有一个大鱼塘,你把鱼塘承包了,围起来,扔几条鱼进去。

    然后宣传出去,凡是来你鱼塘钓鱼的,只要钓到10斤鱼以上,鱼直接带走,另外送一只鸡,如果钓鱼一无所获,也会送一只鸡。但钓鱼一天得100块钱。”

    这一招绝了,表面上是钓鱼,实际上是卖鸡。

    大姨爹听到之后,直接捂脸说:“贵了。”

    表哥听了,赶紧说,不贵,营销大师才五万块,便宜着呢。

    大姨爹说:“我是说你买这个教训的成本贵了。”

    表哥说:“照你说,不能这么干了?”

    大姨爹说:“还用问吗,我真是不想出来你怎么会相信所谓的营销大师?”

    表哥:“你不知道这个营销大师,可厉害了,策划过好多经典的营销案例,我给你讲。”

    大姨爹说:“不用讲了,我知道。他最经典的,并不是想出了什么‘神级营销方案’,而是发现了你们这些有钱的傻子,然后把这个坑人的方案卖给了你。

    他这眼力,这手段,我都佩服。”

    表哥一看,跟大姨爹没法聊,直接就不说话了,决定去实施这个营销方案,到时候用结果来打脸大姨爹。

    他把池塘承包下来,并没有花什么钱,因为本来就是荒塘。

    但圈起来改成能垂钓的鱼塘,却花了不少钱。

    改善水质,改善鱼塘形象。

    还要买鱼投放,因为他本来不养鱼,池塘的鱼都得去买来。

    结果一顿宣传,稀稀拉拉也来了几个人。

    一个这么大的鱼塘,放这么点鱼。

    大部分人连一条鱼都钓不到。

    结果带着一只鸡回去,闷闷不乐,因为他们是为了钓鱼而来的,又不是来买鸡的,扫兴了。

    表哥一看这不行啊,这样下去,没多久就不会有人来垂钓了。

    后来表哥决定加大投放鱼的数量,垂钓者开始能钓上来两条鱼了,结果看到那些一条鱼都没钓上来的人还有一只鸡,自己钓上来鱼了,反而亏了,郁闷啊。

    最后表哥想想,要吸引大家来垂钓,就要提升垂钓的满意度。

    于是他就花大钱用卡车运了活鱼投放在池塘里。

    这下垂钓者都满意了,个个满意而归,每人提着十几斤鱼和一只鸡回去了。

    表哥却赔惨了。

    表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于是请来大姨爹给自己分析分析。

    大姨爹说:“你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该为了解决一个产业的问题,而轻易去投资另一个自己不擅长的产业来做。

    垂钓鱼塘看起来简单,但这也是一个产业,也有竞争,要专门选址,不是就一口池塘一块招牌这么简单的事情。

    而且垂钓这门生意也是个圈子,你要做这生意,还得认真研究。

    如果你本身就有一个垂钓鱼塘的产业,然后把养鸡和垂钓两个产业结合起来营销,是没问题的。

    但想当然地就为了给养鸡场促销新开这么一个钓鱼的项目,必定是要失败的。”

    表哥点头称是。

    大姨爹继续说:“你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舍弃自己的优势,把宝贝当添头送出去了。

    之前你要开养鸡场的时候,为什么要选土鸡?为什么要不喂饲料散养?

    不就是为了用乡下原生态土鸡的噱头卖吗?

    现在你直接送了,谁会认为你这个土鸡是好东西?”

    表哥说:“那我要翻盘,要怎么做才可以?”

    大姨爹说:“这个摊被你搅乱成这样,土鸡场的名声都败了,翻盘很难,但也可以一试,死马当活马医。

    首先要牢牢抓住你的产品本身的最佳卖点,乡下土鸡,不喂饲料,无公害无污染,健康。

    价格不能太低,尽管我们都知道你成本也不怎么高,但你卖低价或者直接当添头送出去,那谁相信你这土鸡是好鸡?

    其次,搞清楚土鸡卖给谁?谁最关心食物安全?当然是家长了,还有城里的高知。

    大家都只有一两个宝贝,不得小心照料?

    而高知在媒体的轰炸之下,对食品安全无比惶恐。

    你可以每个周末都举办一个“小鸡快跑”的竞赛活动。

    活动内容:让土鸡比赛跑得快,让观众竞猜。

    主要宣传目标是学校的家长和孩子,还有写字楼里的职员。这些人一直在小空间工作学习生活,比较闷,更愿意来乡下活动。

    这活动比较容易办,而且有噱头,容易在小视频上面火起来,成为网红项目。

    还可以开设让家长、小孩一起抓鸡等亲子活动。

    总之,活动目的是让大家看到咱们的土鸡真的很健康,价格贵一点,他们也愿意掏钱。

    竞赛的鸡,不管谁跑第一,只要都跑得起来,观众全部都会抢着要买。

    家长和小孩费力抓到的鸡,家长也会买回家炖给孩子吃。

    没抢到竞赛鸡的观众当然也会来你养鸡场里买一只。

    养鸡场提供宰鸡服务,顾客只需要把鸡肉带回去就行了。

    记住核心的点,我们卖鸡就要认真宣传鸡本身的优势,别干买椟送珠的蠢事。”

    表哥听了大姨爹的话,真的就搞起了“小鸡快跑”的比赛,土鸡卖火了。

    47楼 回复
  8. jianpi文章作者

    一个年轻人和我大姨爹谈一个投资1000万的创业项目,他说:“你只需要投资,占49%的股份,我操盘,占51%的股份。”大姨爹拒绝了,年轻人又说:“我可以签对赌,如果不赚钱,我赔你全部投资额。”大姨爹直接下了逐客令。

    我一个表弟引荐了一个长得挺帅的年轻创业者,来到度假山庄找到我大姨爹。

    年轻创业者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就是生产一种迷你小冰箱,可以放在汽车上,也可以放在家里或者办公室。

    年轻人说:“我之前在外面工作几年,和大多数在外面工作的中低收入年轻人一样都是租房子,而租来的房子往往没有冰箱。

    就算有,我只有少量水果、食材、饮料需要存放、冰镇,大冰箱特别耗电,使用下来消耗的电可能比这些东西本身还费钱,所以我没法用。

    我就想如果有这么一台车家两用的迷你小冰箱,搬家可以随时轻易带走,又不怎么耗电,肯定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大姨爹对这个想法非常有兴趣,就问他:“你准备到了什么程度了?有设计图纸吗?”

    年轻人说:“还没有,但我认识一个工程师,他手里有一个迷你电冰箱的发明专利,有全套设计图纸和一个能够运转但还不太成熟的实验品。

    我正打算找你要一笔一千万的投资,就可以做成这个项目。”

    大姨爹说:“哦!原来你不是这个冰箱的发明者啊?”

    年轻人说:“我是一个管理者。”

    大姨爹说:“哦!那你都有一些什么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

    年轻人说:“我之前没有获得过多少机会,你知道,在现今这个环境下,我这样没有背景的人能获得多少机会?

    但我非常崇拜你,我知道你也是白手起家,我了解你的创业经历,也听说你愿意给年轻人机会。”

    大姨爹说:“这个是。那你说说,如果我给你一千万的投资,你打算怎么来运作?”

    年轻人说:“我先拿一百万买下工程师手里关于这个冰箱的多个专利,然后招募产品研发团队帮助他设计出完美的产品,最后建一个工厂投产。”

    大姨爹又问:“咱们股份怎么分?”

    年轻人说:“我全盘来操作这个项目,你只管投资和收益,我拿51%的股份,你拿49%股份。”

    大姨爹说:“那你招募的研发团队和管理团队呢?”

    年轻人说:“他们只需要付工资雇佣就行了。”

    大姨爹说:“哦!这样啊?好了,我们今天的谈话到此结束吧!”

    年轻人一脸懵,不太情愿地起身,走了几步,然后回头说了一句:“我可以签对赌,如果我们的项目没有盈利,你的投资我全部还给你。”

    大姨爹没有回应。

    我表弟把年轻人送出去之后,回来找大姨爹说:“你咋就把人拒绝了?”

    大姨爹说:“他上来就要51个点的股份,这还需要谈下去吗?”

    表弟说:“51个百分点的股份有什么问题?现在风投不都是创业者占多数,投资者占少股份吗?”

    大姨爹说:“凡事要看情况而定,专利权在别人手里,没有一个成熟的技术和管理团队,没有搞出了第一个成熟样品。

    仅凭他一张嘴,就要走51%股份,你还说没问题?”

    表弟说:“不是啊,我跟他从小就认识,他很有能力的。

    那个专利权不过就是一百万的事情,他随时能拿到手,而且他还可以签对赌,你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啊。”

    大姨爹摇头说:“你这脑子啊……!

    好,我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想自己做这个项目,我也可以给你投钱,让你拿51%的股份。”

    表弟说:“我是非常想做,但这个项目是我哥们的,我这样抢哥们的项目太不讲道义了,我不会干的。”

    大姨爹说:“什么是他的?专利权是工程师的,钱是投资人的,就因为他看了一眼,说了几句话就成了他的?”

    大姨爹摇了摇头。

    几天后表弟很高兴地告诉大姨爹,说自己那个哥们找到一千万投资了,人家也愿意给他51%的股份。

    大姨爹笑了,说:“那对我们来说,确实是好消息,因为他必定会失败。”

    表弟说:“怎么可能?”

    大姨爹笑了说:“看着吧!你先拿着我的批示去雨树(家族企业接班人)那里预约五千万的资金。”

    一段时间之后,那年轻人果然烧完了投资,对赌失败,但他并没有钱赔给投资人。

    大姨爹对表弟说:“现在你可以入场了。”

    表弟:“我投资他们这个项目?”

    大姨爹说:“投资啥?是收购!现在这个项目已经一钱不值了,相反它的股权结构还是累赘。
    只能收购重组。

    你不可以把钱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因为这个项目五千万不一定够呢。”

    表弟说:“明白了。”

    大姨爹继续说:“我给你51%的股份,不是给你一个人的,你要给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派发期权股,包括你那个兄弟,他可以拿5%,你们一起持股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表弟说:“他愿意在我手下干活吗?你不知道,他一直比我优秀得多,我从学校开始就是他的追随者。”

    大姨爹说:“他有得选择吗?上一个投资人还有几百万对赌债务不用还了?

    你留下他继续管理团队实现他的梦想,他已经要感恩戴德了,还能拒绝?

    你永远要记住,你是老板,并不需要比他们所有人都更优秀,依然能带领他们走向成功。”

    最后表弟的迷你冰箱投产之后,迅速热销全网。

    48楼 回复
  9. jianpi文章作者

    一群股票投资者在跟庄炒股亏钱之后,陷入迷茫。川艳说,满仓买入这只股票。操盘手笑了说,这是一只垃圾股,你不懂就不要乱说话。一段时间之后,股票连续跌停,川艳和操盘手却在开酒会庆祝。

    90年代,在佛山开发廊的女孩川艳认识了一个玩股票的人,叫项哥。

    这家伙本科毕业,自己没多少钱,想找几个人有钱人集合一起,一致行动,靠跟庄买卖股票赚钱。

    川艳觉得股票是个新奇的玩意,就加入了他,同时还介绍了另外两个老板一起加入,一个是开动物乐园的,一个是生产玩具的。

    那时候,股市才刚刚发展没多少年,大盘指数也才几百到一千点。

    最终通过川艳朋友的介绍,项哥聚集了一个十几号人的大资金团队,这种团队正式称呼应该是私募基金。

    但当时这班人没有这种说法。叫啥不重要,关键是做啥,怎么做?

    大家都知道,股市里有庄家,就是手里有巨额资金大宗买卖股票的机构投资者。

    项哥当然是想成为庄家,在股市呼风唤雨,指点江山。但即便聚集十几号人,想做庄也远远不够,还是只能跟庄。

    可是庄家在哪根本不知道,庄家接下来要怎么操作,也预测不到。

    项哥的做法就是,先等待看到哪支股票疯狂涨起来了,就快速买入,当涨到过了顶弧,下跌了,就快速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川艳说:“你这样效率太低了,极有可能成为站岗(接盘侠)。”

    项哥不以为然。

    果然他们跟庄买的股票下跌的时候呈瀑布式,根本不给项哥出逃时间。

    经过一次大的损失之后,资金老板们开始不满。

    川艳说:“你这种跟庄手法跟别的散户没有什么区别。

    等股票已经涨起来了才入场,根本拿不到足够低价和足够量的筹码。

    而等到股票已经下跌了才开始闻风抛售,太迟了,根本卖不出去,没人接盘。”

    项哥不以为然,说:“艳儿,你一个低学历的小姑娘,连股市的运作原理都还摸不清楚,还懂怎么操盘?”

    川艳继续说:“我这段时间跟着你研究股票已经看出来苗头了,你按我的指示买卖,大概率能赚钱。”

    项哥就说:“那你说说看怎么买?”

    川艳:“我们先大量买入这个杭机电的股票。”

    项哥:“啥?杭机电?这是个中小公司,最近还出了事故,股价一直在跌,算是垃圾股你知道不知道?

    你一个开发廊的,懂股票懂商业吗?不懂不要瞎指挥,会亏钱的。”

    川艳的朋友玩具商不高兴了说:“项子,艳儿对赚钱的精通可不是你这个玩股票的人能揣摩的,我们可是看艳儿进来了才来的。

    在坐的都是做生意的老板,谁没亏过钱,既然把钱投进来了就不怕亏。”

    项哥原先以为川艳只是因为开发廊认识这些老板,没想到他们对川艳竟然这么力挺,只好让川艳继续说下去。

    川艳:“有坏消息的低价股可不都是垃圾股,杭机电的主营业务是给别的公司供应机械设备,所以在公众面前很低调,但它的经营状况一直良好。

    庄家坐庄的第一步是先要买入大量的股票做筹码,太大的盘子他们拉起来也费力,肯定找中小型上市公司坐庄。

    而且一定是经营还可以的公司,以防拉不起来把自己套牢进去了。

    杭机电就非常符合庄家这个需求。

    公司最近确实发生了个小事故,按以往这类小事故不会见报,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却被财经股票类报刊杂志频频报道,抨击有安全隐患。

    还有另一件奇怪的事情,一般上市公司如果有了坏消息股民会恐慌性抛售其股票,那股票价格会是直接向下,而最近杭机电的股价却是波折的。”

    项哥:“那你说是什么原因?”

    川艳说:“庄家先在报刊上买版面投放了杭机电的坏消息,把股价压低,而最近杭机电的股票的波折的,很明显是庄家趁价格下滑在不断买入。散户抛售,庄家买入,形成波折。

    这个表明杭机电就是庄家要炒作的盘子。”

    项哥见老板们力挺川艳,只得按川艳的指挥,买入了大量杭机电的股票。

    果然几天之后,庄家吃入了足够的筹码,报刊就出来辟谣了,说经过权威机构调查检测,杭机电前次的小事故只是工人操作失误的意外,没有安全隐患。

    同时杭机电公布了半年业绩报表,显示杭机电上半年业绩卓越。

    庄家再次大量买入杭机电股票,拉升了股票价格。

    这只股票瞬间人气高涨,其他散户疯狂买入。

    连续涨了一段时间之后,突然又爆出一个惊天消息,杭机电计划收购金陵机电,收购成功之后,市场占有量将成为行业第一。

    这个好消息一出,股价直接涨停了,项哥和投资人们高兴得要开酒会庆祝。

    川艳却说,现在赶紧把杭机电股票全抛掉。

    项哥惊了,说:“这么大的利好,起码能吃几天的连续涨停,干嘛要抛售?”

    川艳说:“金陵机电不可能被并,这企业完全没有被收购的需求。”

    项哥说:“不管最终并购成功与否,起码股价是在涨,等涨完这几天再卖吧。”

    川艳说:“这一定是庄家在拉高出货,我们得赶在他们卖之前,抛售所有股票。”

    项哥果断听从,抛售了所有股票。

    两天后,伴随着金陵机电辟谣不会被收购,杭机电股票瀑布式下跌,直接连续跌停,散户们的股票完全卖不出去了。

    而项哥和川艳的团队却连续开了几天的庆祝酒会。

    49楼 回复
  10. jianpi文章作者

    90年代,项哥的私募基金吸收了大量资金,想要坐庄股市通过低拉高抛收割韭菜。川艳却笑着说,你这样不是收割韭菜,是给散户发福利,做散财童子。后来股价大跌的时候,川艳在开着庆祝酒会。

    90年代,川艳和股票操盘手项哥在佛山,以某证券营业部为基地,组建了一个十几号人的资金团队。用专业一点的话说,这叫私募基金,只是他们并不专业。

    起初这些人在川艳的指导下,由项哥操盘,采取跟庄的手法,连续赚了一波大钱。(跟庄手法我上一篇文章写过,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赚了钱之后,“项哥炒股队”的名声很快就传开来了,周边的资金纷纷加入进来,很快项哥操控的资金量就达到了一个他之前从来不敢想象的数字。

    钱多了,反而给他们带来的烦恼,毕竟他们不可能拿着跟庄家一样多的资金去跟庄,这样很难获得暴利,反而会陷入与其他庄家相互绞杀的局面,最终两败俱伤。

    于是项哥很高兴地说出了他一直的宏伟目标,就是成为庄家。

    但此时,项哥和川艳其实都没有做过庄。前面赚钱了完全是依靠川艳的敏锐判断,跟庄狙击了庄家。

    关于之后该怎么走,项哥也没有完善的计划,只是说:“我们找一只靠谱的盘子,快速从市场买入股票,大小单全部通吃,一口气封上涨停板。

    连续两个礼拜这么操作,拉高股价,然后再高位套现,收割散户们的韭菜。”

    他只是觉得坐庄,那就是拉高股价,指点江山,轻而易举收割散户韭菜。

    川艳说:“就你这么玩,恐怕不是收割散户的韭菜,而是散财童子,给散户发福利。”

    项哥说:“怎么会呢?”

    川艳说:“你直接入场就大小单通吃,股价涨了,散户们不仅不会卖反而会跟着买,价格很快就上去了,你却没有收到多少低价股票,后面你继续封上涨停,只能一路吸收高价股票。

    而等到了你开始抛售的时候,价格开始下跌,散户们闻风抛售,他们每个人手里股票都少,抛得比你快。

    你是庄家,手里一堆的股票,谁来接手?怎么出货?最后价格跌到谷底你手里一堆的垃圾股票,你不是散财童子是什么?”

    其他人重要投资人听川艳这么一说,立马就知道项哥不靠谱了,只能再次依靠川艳。

    川艳继续说:“既然是庄家,就要有做庄家的思维,要长期布局,不能总指望短期就获得丰厚利润。”

    其他投资人就说:“行,就按艳儿的想法来吧,项子,你和你的小弟只需要听从艳儿的安排来操作就可以。”

    川艳选定了一个适合操作的盘子,粤东工建。

    她说:“我们先放出风声,粤东工建拿下了一个大工程,即粤东第二大桥的建设,未来几年利润将会暴增。

    同时买入一定股票,诱导散户们一起拉一波涨停。”

    项哥说:“那不是跟我说的一样吗?拉一波涨停,吸收筹码!”

    川艳说:“不一样,我这一波只是为了诱导散户拉一波涨停,实际上我们自己不吸收太多的股票。”

    项哥:“不吸筹?那将来我们拿什么抛售获利?玩了个寂寞?就是为了帮粤东工建提升股价?”

    川艳说:“粤东工建的股票跌了好几年了,套牢了一大波散户,股票在这些散户手里,我们得想办法把他们先洗出来。”

    项哥:“洗盘,那咱应该是砸盘啊,下跌了,散户就会恐慌性抛售啊!”

    川艳说:“不,你不懂,这些散户已经套牢了很多年,都是信念坚定的老韭菜,越下跌他们越不会割肉卖。咱要先拉升一波,让这些散户先解套。

    他们套牢多年,一见股价升了,肯定第一时间解套,这样持有粤东工建的散户就换了一拨人。

    而后我们再放出风声去澄清之前的误传,粤东工建只是承接了“粤东第二大桥”的设计工作,营收有限,而施工则是由“潮建国际”等另外几家公司联合承接的。同时大量抛售股票砸盘,砸到跌停。”

    项哥:“这么来回折腾是为了什么?”

    川艳说:“这一拨人和那些老韭菜不同,他们新买这只股票只是为了炒一波。见跌停了一定恐慌性抛售(割肉)。这才是我们大量买入(吸筹)的最佳时机。”

    项哥:“原来如此。”

    川艳:“这个过程很复杂,股价要反复震荡,暴涨暴跌,把散户都洗出去。最后筹码都被我们低价收过来了。”

    其他投资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经过这么一个月的操作和潜伏,他们的资金团队果然通过这种方式把大量股票囤积到了自己手里。

    川艳对项哥说:“趁粤东工建发布年报,大肆宣传一下,同时连续拉几天涨停”

    项哥说:“粤东工建今年利润只是比去年增长了30%,不足以支撑拉几天涨停的级别啊!”

    川艳说:“这个不要紧,散户们看不懂年报,随便拿出一些做过的工程在财经报吹一下就行,关键是股价上去了,股民就会相信这个公司业绩惊人。”

    再后来,股价上升到一定高度,川艳估算着已经快要见顶了。

    她就说:“现在把最重磅的消息散布出去,粤东工建控股了潮建国际,要重组成为行业龙头。这个消息散布出去之后,先拉一波涨幅,诱多,再放量出货,卖出我们的股票。”

    最后,川艳和项哥团队趁最后一波股价大涨的机会出尽所有筹码离场,直奔奢豪酒店举行庆祝酒会。

    而之后,粤东工建的股票瞬间一泻千里。

    50楼 回复
  11. jianpi文章作者

    男人和妻子发生争吵,妻子脱口而出要离婚。丈夫非常悲观,觉得妻子是真的要离婚了。他决定早做准备,提前就找好了替代者。后来替代女孩意外怀孕,男人不得不主动和妻子提出离婚,才知道妻子当时只是说了一句气话。

    10年代,在一次亲戚聚会上,一个开布艺厂的表叔跟大姨爹说:“完了,章子余的床垫又降价了,我的厂子估计今年不好做了。”

    章子余是床垫行业的一个大佬。

    大姨爹笑着说:“章子余的床垫降价了,对你其实是个利好。”

    表叔说:“怎么会是利好呢?章子余的床垫所有布都是由我供应的,而他去年给我的订单占到我的布艺厂全年销售额的60%。

    现在他要不行了,我是肯定要跟着遭殃了。”

    大姨爹说:“呵,你咋就看出来章子余要不行了?”

    表叔说:“你看他广告打这么多,价格反而降了,这不是在走下坡路吗?他价格降了,肯定连带着我的布也要降价,哎!”

    大姨爹说:“你这样推导是不行的,章子余的床垫降价并不能说明他就要不行了,反而可能是要崛起了。

    章子余能率先发起价格战,肯定是胸有成竹,要抢夺竞争对手的市场。

    他章子余这么搞能不能赚到钱我不知道,但降价带来的结果肯定是大卖。

    章子余紧跟着就会扩大厂能,你的订单反而会增加。

    至于价格,你的布匹能卖出的价格只跟你竞争对手们的价格有关,只要章子余找不到更好更便宜的布,他就得继续跟你合作,而跟章子余的床垫价格涨跌没有关系。

    你要赶紧做好扩大生产的准备,不然你吃不下这么多订单,他就会找别人了。”

    表叔将信将疑,去章子余的公司调查了一下,果然是有要扩大生产的迹象。于是他迅速增加设备,扩大产能。

    因为表叔的布艺已经形成规模优势,在价格和质量上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所以继续维持了和章子余的合作,当年利润翻倍。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的逻辑总是会推导出不同的结果。

    我以为是看人,乐观的人更容易推导出乐观的结果,而悲观的人则相反。

    我从小看到的书本上也是要把人往乐观方向教育。

    我又曾经去问大姨爹,如果做企业的管理者,是乐观派更适合,还是悲观派?

    大姨爹举了另一个例子。

    他说:“有两对夫妻,其中一个丈夫是乐观派,另一个是悲观派的。

    有一天,两人同时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恼羞成怒的妻子对他们说出了要离婚。

    乐观派的丈夫觉得妻子只是威胁自己,并不是真的要离婚,还是依然我行我素。

    一段时间之后,乐观派的妻子已经受不了这种生活了,最终选择了离婚结束了婚姻关系。

    悲观派的丈夫听到妻子说出‘离婚’二字的时候,非常惊恐,觉得妻子是真的要离婚了。

    于是他决定早做准备,提前就找好了替代女孩。后来替代女孩的意外怀孕了,悲观派的丈夫不得不跟妻子结束了婚姻关系,娶了替代女孩。

    而原本他妻子说离婚其实只是一句气话,他们的关系其实并非不可修复。

    那你说是悲观派适合,还是乐观派好?”

    51楼 回复
  12. jianpi文章作者

    一个做剧本杀创业公司的朋友来找大姨爹投资,大姨爹决定投两千万。表弟说,他现在资金链断裂,只要几百万就能收购他的公司和所有线下门店,没必要投两千万给他。大姨爹笑着说:“几百万我买一个亏本的公司干嘛?要投就是两千万,他必须留下。”

    18年,表弟(二姨爹的儿子)带了一个朋友来找大姨爹。

    这个朋友是开剧本杀店的,原本他是在附近的一个新一线城市开了几个剧本杀的店面,之后又把生意延伸到了我们城市。

    表弟对剧本杀也非常有兴趣,也就跟这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他们的剧本杀分店。

    如今这个朋友因为过度扩张,一下子开店开多了,效益一时间没起来,而资金链又崩了。

    表弟想说服大姨爹出资把朋友的剧本杀公司给收购了,自己去经营。

    当时大姨爹完全不懂剧本杀是个什么东西,就让他解释解释,并且说一下怎么干?

    表弟不知道该怎么向大姨爹形容剧本杀是个什么东西。

    朋友就说,这是一个角色扮演类的推理游戏。

    仿佛是玩家集体穿越到了剧本的故事里面。

    有一个完整的剧本,但每个演员只能看自己部分的剧本,所以只知道自己的角色所发生的事情,而对别人的角色只能通过彼此的语言里获知。

    而玩家最终要通过搜证、盘问等环节来将隐藏在玩家当中的凶手找出来。

    最后通过投票,如果没有能够投出凶手,那么就算是凶手赢了。

    表弟的朋友,拿出一个剧本,和一些道具,引导大姨爹和晚辈年轻人们一起来玩了两局剧本杀。

    大姨爹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强,但这游戏他是根本玩不来。因为他的那一套逻辑在商业和牌桌上行得通,但剧本杀的逻辑完全是另外一套。

    剧本杀的逻辑是建立在暗黑小说、凶杀影视的基础上的,而现实的普通人身上完全不会出现。

    所以平时不爱看这类小说、电视电影的大姨爹,永远摸不着头脑。

    不过他看到那些年轻人玩得不亦乐乎,还是认为这个项目可行。

    大姨爹问了表弟和他朋友一个问题。

    “如果未来剧本杀大热,门店遍布大街小巷,竞争变得激烈,你们会选择卖出去,还是坚持做下去?”

    大姨爹的问题让两人二杖子摸不着脑袋,毕竟当时剧本杀还不怎么火,市场一片空白。

    大姨爹说:“像剧本杀这样的新兴行业,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先是兴起,是拓荒期,经过三五年之后,可能会迎来大热。如果撑过拓荒期,那大热的这段时间可以赚到不少钱,但随后跟风的竞争者就会出现,他们会把店开遍各个地方。

    那个时候盈利就再次变得很艰难,到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出钱收购你们,你们会选择卖出去还是继续坚持下去?

    卖出就能获利离场,但如果继续坚持,度过这段竞争激烈时期,市场会再次出现平衡,不再会有暴利了,但也能过得去。”

    表弟说:“吃鱼就要吃肉质最好的部位,做生意嘛,肯定是做最赚钱的这段时期,如果将来竞争激烈了,提前高价卖出去就好了。”

    表弟的朋友却说:“我会选择继续做下去,也许没有暴利,但只要能坚持得下去,都会继续做下去……”

    表弟用胳膊肘碰了一下朋友,因为他生怕朋友这种一条路走到黑的想法会影响大姨爹的投资。

    大姨爹问道:“到那个时候,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了,还有线上剧本杀APP的竞争,你靠什么来实现突围呢?”

    表弟的朋友说:“社交,剧本杀的社交属性大于游戏属性,我会充分利用这种社交属性做文章。”

    表弟倒有点不理解:“社交?”

    朋友说:“你知道老头老太太们为什么都喜欢去‘棋牌室’和跳广场舞啊?其实在网上也能打牌,在家里也能跳舞。

    其实他们并不是有多热爱打牌和跳舞,这只是他们的一个社交的方式。

    人人都有社交需求,剧本杀就像是一个年轻人的‘棋牌室’。

    其实不管什么剧本,实际上运行的都是同一套只有他们才认可的逻辑,他们在这里产生共鸣。

    线下面对面的社交,这个是线上剧本杀提供不了的东西。”

    送走表弟的朋友之后,大姨爹告诉表弟,他决定投资他朋友的剧本杀公司两千万,帮助他实现扩张。

    表弟没料到大姨爹会这么看好剧本杀这个行业,就跟大姨爹说:“其实没必要投资他这么多钱,眼下他资金链断裂,已经经营不下去了。

    如果现在你提出收购他的公司,我敢说,只要几百万他就卖给你,根本不用花到两千万。

    而剩下的资金咱们在把公司买过来之后再投入下去扩张,就不需要分他一份股份了。”

    大姨爹笑着说:“如果他不在这个公司,一分钱我都不会投资,何况几百万?

    只有确保他留下来,两千万投下去才有可能赚回来。”

    表弟又说:“可是他做这个项目是打算一条路走到黑,这跟大姑父你平时赚了一拨快钱就套现离场的习惯不一致啊,将来你想卖公司的时候,他可能就会成为绊脚石。”

    大姨爹笑着说:“我是个投机者,我可以赚一拨快钱就套现走人。

    但你的朋友他作为一个创业者,如果他从开始也打定主意赚一拨钱就走人的话,那最终我们连第一拨钱都赚不到。”

    表弟不解。

    但大姑父也没有给他过多的解释,就让他去联系他朋友,促成投资,让表弟做了自己在剧本杀公司的代理人。

    52楼 回复
  13. jianpi文章作者

    姑父离婚净身出户以后,住在一个废弃的工厂里。姑姑看到那里又脏又乱,知道他过得不太好,于是暗示他,如果想复婚,自己可以重新接纳他。可是姑父回复了她四个字。

    我的姑父结婚前是个文艺青年,90年代末,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一个小镇乐队,他是主唱。

    关于他唱得怎么样,我说个人你们就有概念了,面筋哥。对,他唱得大约就跟面筋哥一个水准。

    他的家境也还算可以,供他读完了大学,没想到他毕业后不务正业,整天和这些乐队朋友混在一起。

    他们的基地在一个废弃的糖厂里,原江西第一糖厂。

    他们整天在里面嘶嚎,可以说噪音非常大,不过因为工厂已经废弃许多年,里面几乎没有住几个人。

    所以姑父们把地点选在这里,不是因为穷,而是也就这里能给他们放开嗓子嚎,没人抗议。

    我看过的第一场演唱会就是他们乐队开的,在小镇的电影院,他们的门票是2块钱,买门票还送一瓶可乐,当时商店买一瓶可乐是3块钱。

    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去听过任何人的演唱会了。这玩意不倒贴钱,我还真不会去听。

    这几个人混了几年,也没唱出个什么东西来,最后终于姑父的妈妈冲进废弃糖厂把他拎回了家,然后安排相亲,就是我姑。

    姑父长得还挺好看,大学学历,除了不务正业,别的方面都挺好。

    我姑长得也好看,一下子就把姑父给吸引住了。当然,这是我姑姑自己的说辞。

    后来准婆婆向我姑保证,姑父结婚之后一定会找个正经工作,再也不会去搞什么乐队了。

    最终姑姑嫁给了姑父,没多久我表弟就诞生了。

    婚后,在我爸的活动之下,给姑父在镇里找了个差事,是搞宣传的。起初是没编制的,后来给我爸活动得转正了。

    姑父的工作也轻松,假期也多,但即便是假期,姑姑也严禁姑父去参加乐队的演出。

    乐队的其他人没了姑父,依然继续在活动,轮流当主唱。

    其中有一个人是至今没结婚的,另外几个人是结婚了,但家里管得不严,空闲时间依然可以参加演出。

    而姑父就没这么好运了,要是他敢上台丢人现眼,回家就是姑姑的一顿收拾。所以他就只能在闲暇时间给他们作词作曲,还有在台下听他们唱。

    他们的演出大部分是路演,比如家电超市搞促销,家具城搞博览会,就会请他们来嘶嚎一个晚上。

    在本地粉丝还挺多,只要他们一上场,立马掌声和欢笑声雷动。

    在台下的姑父看得很激动,对姑姑说,你看咱乐队多受欢迎啊。

    姑姑笑着说,大家都是跟看马戏团的猴子一样看他们,你去问问有几个是觉得他们唱得好听的?不都是来看笑话的吗?

    姑父哑口无言,因为姑姑说的都是真的。

    平时姑父的日子也不好过,姑姑除了平时很强势之外,对姑父经常冷眼相待。

    她嘲讽姑父不太男人,升不了官,也挣不到钱。

    那些跟姑父同一批进单位的,基本都是领导了,只有姑父得过且过,也没兴致去阿谀拍马。

    哪怕有几次,我爸有路子给他升级当小领导,他也不干,说当领导太多事情,不如就这么过着。

    姑姑拿他没办法,他也拿姑姑没办法,只要他一跟姑姑吵,他亲妈就跑过来喊胸闷要上医院。

    就这么过了十七年。前年姑父送走了亲妈,去年表弟考上了大学。

    终于两人离婚了,姑父净身出户。房子没要,钱也没要,孩子也没要。

    他直接一头扎进了废弃的糖厂,跟几个哥们又把乐队搞起来了。

    乐队仿佛灵魂归位,重新获得了生命。几个四十多岁的年轻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激情四射,去各个大城市巡演。

    他们的巡演就是在广场、街头找个不被人赶的地方,一个话筒一套音响,就开唱了。

    他们唱得比当年还逊,但这副沙哑的声音,几个加起来超过两百岁的男人,唱着余生要追求理想的歌曲,任谁了忍不住要扫上两块钱。

    姑姑继续嘲讽说:“这不就是乞丐吗?”

    姑姑起初觉得姑父离开她离开这个家基本活不了,因为他完全不会处理生活事务,也没有来钱的渠道。

    有一回她去了废弃糖厂看住在那的姑父,发现姑父一身脏兮兮,房间内到处脏乱差,跟隔壁住着的捡垃圾老头没太大区别。

    姑姑觉得他过得惨兮兮的,便对他暗示,如果他想回归家庭,自己也考虑跟他复婚。

    没想到姑父,四个字回复,“谢谢,不送。”

    最近,有人告诉姑姑说,姑父跟一个整过容的女孩混在一起了。

    姑姑去看了,确实是真的。

    那个女的是个网红,那张脸怀疑是在无证医院整的,一看就知道是整过的,又搽着一脸劣质化妆品,庸俗不堪。

    尽管我姑已经四十多了,但保养得好,那女的虽然才二十多,但两人站在一起,姑姑气质还是碾压那女的。

    而那女的对姑父是也是很迷,自从她搭上了姑父和他的乐队,原本只有四位数的粉丝,现在已经破七位数了。

    这一对真的就是绝配。

    我姑姑找到了一些那女的整容前的照片。

    虽然她整容整得挺失败,不太好看,但一看她整容前的样子,不得不说医生这钱赚得是真硬。

    姑姑把那女的整容前的照片发给我姑父。

    我姑父两个字回复,“谢谢”。然后回了一张和那女孩的合影给姑姑。

    我姑姑哭了,哭得好伤心。可是她却从不认为自己哪里错了。

    53楼 回复
  14. jianpi文章作者

    表叔的养女大学毕业签约了一家高科技企业的高薪岗位,她为此特地请了一些亲戚和好友在酒店庆祝,却没有叫上我表叔。表叔去问她:“我哪里对不起你,要这么不孝?”养女说表叔对她不像亲生女儿。最后表叔去她公司闹,公司虽然很看好她,但怕影响不好,就在试用期把她退了。养女完全没有悔意,反而说:“如果是你亲儿子,你会这样毁了他的大好前程吗?”

    我一个表叔,是在二十多年前收养了这个养女。

    那时候是90年代末,表叔在逢圩的时候,去镇里的老街上买东西。

    逢圩是本地语,就是赶集。那个年代,因为小镇市场小,商贩们不会长期驻扎在镇里。

    于是就约定了一个时间,每逢日期尾号是1、4、7的日子就是本镇的逢圩日。每到逢圩日商贩们会来街上摆摊。

    而这个时间,周边的乡下村民也会来街上购买生活需要的物品。

    而隔壁镇逢圩日是尾号2、5、8的日子,在那些日子,这批商贩们又会跑去隔壁镇摆摊。

    这天表叔在路边地摊选购物品的时候,一个中年妇女对他说,让他帮忙抱一下小孩,她去上个厕所。

    表叔就答应了,结果表叔抱着小孩在那里等了许久也没等到妇人从厕所出来。

    他就叫个女人去厕所找一下那个妇人,结果才知道那个妇人完全不在里面。

    表叔当时开着一个家具厂,条件还可以,有一个儿子,没有女儿,于是他经过考虑就收养了这个女孩。

    他亲儿子比养女大两岁。

    平心而论,在我们看来表叔对这个女儿也是极疼爱的,平时基本看不出来是收养的,跟亲生儿子一个待遇。

    而这个女儿虽然在学业上是极优秀的,但从小就透出一股不自信,也许是因为她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缘故吧!

    表叔自己是没打算告诉她这件事的,但架不住亲戚们告诉她了,最后她找表叔问自己身世的时候,表叔只能告诉她实话了。

    表叔自认自己从来没有亏待过她,但每每有表叔不顺她心意的地方,她就会说表叔就是因为自己不是亲生的所以才这样对她不好。

    尤其是13岁之后,开始和表叔矛盾不断。

    表叔认为她是进入青春叛逆期了,等以后长大一点懂事了就会好了。

    不过等她长大一点,反而和表叔越来越疏远了,尤其是上了大学之后,除了要钱基本和表叔一家没有任何交流。

    寒暑假也完全不回家,选择去打短期工。

    起初表叔也觉得孩子懂事出去锻炼锻炼也好,但等她连过年也不回家的时候,表叔就觉得事情不妙了。

    表叔打电话让她回家,她完全不听,之后表叔迫不得已,断了她的生活费,之后她更加不回家了。

    不仅生活费,连学校学费也没问表叔要过了,也不知道她哪来的钱交的学费。

    就这么过半年。

    表叔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恢复了她的生活费,也把学费打过去了。

    养女也没有说什么话,反正表叔给她钱她就花着。

    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毕业后她凭借优异的在校成绩和一定的工作经验,签了一家小有名气的科技公司。

    在毕业前她就在该公司打过短期工,公司领导对她很是欣赏。签了长约,薪水很高,点名是要当做核心人才培养的。

    对养女而言,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我猜她更高兴的是,她终于能独立了,以后再也不用依靠别人了。

    她在本地最贵的一个酒店摆了几桌酒席,请了一些亲友来吃饭。包括一些朋友、同学,以及几位她认为对她挺好的亲戚。

    唯独没有通知养父母和哥哥。

    表叔是听其他亲戚说起有这件事的,于是他来到酒店,质问她为什么会这么忘恩负义?

    结果养女反过来骂养父母这些年对她不好,用她的词说是“像对狗一样对待她”。

    表叔很生气,直接跑到她公司去,把她的种种劣迹跟公司一说,在公司大闹了一场。

    公司领导虽然很看中她,但表叔来公司大闹了一场,影响已经非常坏了。只能在实习期就通知她不用来了。

    但这个女孩一点也不后悔。

    反而冷笑着对我表叔说:“你把我当女儿了吗?且不说过去你们是怎么对我的。我就单问一下你,如果是你儿子这么对你,你会因为这个就毁掉他的大好前程吗?

    当然不会,你亲生儿子就算指着你鼻子骂你,你还是给他钱买房。

    从开始你就没有把我亲女儿养,怎么指望我对你像父亲?”

    表叔懵了,完全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平心而论,他确实不可能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养女,但这些年他起码是养大了她,供她上学了。为什么没有得到感恩,反而结了仇?

    54楼 回复
  15. jianpi文章作者

    酒会回来,总裁立马宣布开除产品总监。因他情商低不懂变通,面对顾客敬酒还固执不喝酒,闹得不愉快。总裁说,这个高薪聘请的“顶尖人才”连自己初中毕业的表弟都不如。副总裁听闻后却先去安慰了产品总监,最终客户签了单子。

    那时是00年代,顺德的一家大型家具卖场来辉煌木业考察实木家居产品的供货。

    辉煌木业是我大姨爹在本地创办的家私企业,当时是由他儿子鸿斌表哥任总裁。

    我大姨爹非常重视顺德这个客户,如果谈成长期合作,公司的产品就能打入顺德高端市场,年销售额至少能提升10%以上,所以让鸿斌表哥亲自接待。

    当天考察团参观了工厂,交流了设计理念和生产经营方略等等,相谈甚欢。

    晚上是宴会,在出席宴会名单上,对方指名要公司的产品总监等几名技术管理骨干都要参加。

    这也合理,鸿斌自然全应承了。

    不过,公司的产品总监是个滴酒不沾的人,这一点大家之前也都知道。不过鸿斌起初觉得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不料在宴会快结束的时候,考察团队的带队(他们老板的儿子)要挨个敬几位技术管理骨干的酒。

    敬到产品总监这里的时候,发现他喝的是茶,非常不高兴,坚持要产品总监喝酒。

    见对方神态不对,要出问题了,总裁(鸿斌表哥)便发话了,让产品总监陪顾客至少喝一杯茅台。

    但这个产品总监,非常坚持,滴酒不沾是他的基本原则,这个见了谁都不能打破。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鸿斌表哥面对产品总监来这么一出,完全不知所措。

    他先前是知道产品总监不喝酒的,但没想到在如此重要的时刻,长期订单马上就能签下来了,拿着高薪顶着高位的产品总监竟然也不懂得变通一下。

    在所有人都呆住了的时候,鸿斌的姑表弟站出来说了句话,说产品总监可能肝不好,不宜喝酒。(其实大家都知道是他肝没问题,这个人就是厌恶喝酒,大约和过去的一些经历有关。)

    之后表弟又连喝三杯,才让这个尴尬的事情过去。

    鸿斌的表弟是他大姑的儿子,初中毕业就开始跟着我大姨爹干,人事通明。

    虽然事情勉强过去了,但顾客的心情已经受到影响,原先说好的签约也没有如期进行。

    酒会结束,总裁和一行人直接回到公司,立马宣布要开除产品总监。说他情商太低不懂变通,连自己初中毕业的表弟都不如,要任命表弟做产品总监。

    副总裁杜一隆闻讯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去劝鸿斌表哥,反而先去安慰了产品总监。

    这个产品总监可是他费了很大力气才从外面挖过来的,是一个我县本地绝对找不着的人才。

    稳住产品总监之后,他去找了我大姨爹,说明情况。

    杜一隆对大姨爹说,虽然眼下这个客户很重要,但怎么也不及产品总监重要。

    表面上看,最后关头是产品总监把事情搞砸的。但实际上,我们能走到接近签约这一步,功劳最大的也是产品总监啊!

    没有他帮助公司生产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他们考察团连酒会都不会出席,更不用谈签约的事情。

    留住产品总监,就算我们没搞定这个顾客,以后有的是机会搞定其他顾客。失去了产品总监,恐怕我们要失去得更多。

    大姨爹觉得他说得有道理,直接否决了鸿斌表哥的决定。

    几天之后,顺德考察团那边又来消息,要跟辉煌木业重新定签约时间。给出的解释是酒会那天老板的儿子喝多了,这几天身体不适才推迟签约的。

    据我推测,产品总监当天的行为确实让老板儿子很生气,但事后他衡量了一下,从生意的角度上看,跟辉煌木业合作还是最佳的选择。

    所以最终生意还是成了。

    之后顺德老板的儿子再次来到我县的时候,还跟这个产品总监约了茶会,算是冰释前嫌了。

    我大姨爹在80年代开始跟我爸合伙在本县开办了团结家具厂,主要是为广东顺德品牌做贴牌代工,赚了不少。

    但到了00年代两人理念不一致,分道扬镳。大姨爹另起炉灶创办了辉煌木业集团,致力打造行业一流的家居品牌。

    我爸却认为我县这种小地方的厂家想要做品牌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守着老团结家具厂继续做贴牌代工。

    大姨爹属于战略家,年龄大精力不旺盛,之前团结家具厂一直是我爸在经营。

    分家后鸿斌表哥当了大姨爹集团公司的总裁,企业效益一直不行,很多年都实现不了盈利,更别谈品牌之路。

    直到有一天,大姨爹遇到了杜一隆,发现是个人才,于是请他来当公司的副总裁,之后在杜一隆的努力下,公司才渐渐有了后来的辉煌。

    后来大姨爹也把鸿斌表哥拿下了,让杜一隆做了辉煌木业集团的总裁。

    我哥雨树后来接替退休的大姨爹担任公司董事长,他也是对总裁杜一隆言听计从,放手让杜一隆去管理企业。

    直到近些年,因为杜一隆违背大姨爹的意思,趁大姨爹病重的那些年,鼓动雨树,推动IPO计划,试图让集团公司上市。

    最终大姨爹把杜一隆这个合作了多年的伙伴拿下了,而我哥雨树也被架空,目前集团由副董事长沅雯(大姨爹的孙媳,我表侄媳)实际当家。

    55楼 回复
  16. jianpi文章作者

    区域经销商被竞争对手挖了墙角,宁愿付违约金也要解约,改投竞争对手。副总裁却说,可以解约,但不收他的违约金,我们反而还要给他违约金。总裁都懵了。一年之后,该区域销售额不降反增,危机完美化解。

    00年代,辉煌木业集团的合肥区域经销商老徐找到了集团总裁(我鸿斌表哥),告诉他,自己要解除经销合约,并同意违约金按合同上写的金额赔给公司。

    合肥是集团的一个极重要市场,鸿斌表哥赶紧找董事长(我大姨爹)和副总裁杜一隆开会商议对策。

    鸿斌表哥是大姨爹的儿子,杜一隆是大姨爹请来的职业经理人。

    鸿斌表哥说:“是川艳在挖我们的墙角。老徐跟我们打了这多年交道,算是老朋友了。

    这次他也给我交了底,川艳给出了他无法拒绝的条件。不论是出厂价还是总部提供的推广资源,川艳给的都远比我们品牌更优厚。

    他宁愿支付违约金都要离开,看来我们是没有办法挽留了。”

    川艳是大姨爹乃至我整个家具家族的对头,那些年一直试图将我家族的生意打垮。

    副总裁杜一隆说:“先前有个安徽本地的朱老板提出过想获得我们品牌在合肥区域的经销权,当时他给出了很高额的销售保证。

    但因为先前我们签给老徐的是独家经销权,所以当时我们是没法再给朱老板授权的。”

    鸿斌表哥说:“嗯,如今我们这边收了老徐的违约金,收回了经销权,转手再授权给朱老板,说不定不仅不会亏,还能赚一笔违约金呢!”

    杜一隆却说:“不,我们不仅不能收老徐的违约金,还要付给他违约金。”

    鸿斌表哥惊了,说:“这是什么意思?老徐主动提出解除合约,是他违约了,为什么还要我们给他违约金?”

    杜一隆说:“违约金是小数字,对于我们而言,在合肥区域最大的危机是销量能不能稳住。

    失去了老徐的销售渠道,我们在短时间内恢复不了销量。”

    鸿斌表哥:“这是川艳在给我们使坏,她给出这个条件,咱也没有办法让老徐不解约啊!”

    杜一隆说:“嗯,解约是不可避免的了,既然未到期就解约,那么就注定有一个过错方。”

    鸿斌表哥说:“这件事很明显过错方是老徐,我们又没有什么错。”

    杜一隆说:“现实情况确实是老徐的过错,但这件事,没有过错的一方却是绝对的被动。

    如果之前想获得经销权的朱老板知道是老徐主动放弃了我们品牌,那么他就会认为是我们品牌有问题,在走衰。

    如果这样,那他也不会接手经销权。

    墙倒众人推,老徐手底下那些专卖店老板们都会跟着他改换门庭,去卖川艳的家具。

    同时,先前对经销我们品牌有兴趣的其他老板这时候也就不再会有兴趣了。

    我们在安徽的生意又要从零开始做了。这样,我们别说短期,长期都没法恢复销量。”

    大姨爹说:“确实是这样,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出现这种崩盘的局面呢?”

    杜一隆说:“如果我们付违约金给老徐,那情况就不同了,算是我们主动把老徐踢掉的。

    我们付给老徐的违约金还可以转嫁给朱老板,朱老板认为我们是为了他而踢掉老徐,那必定愿意掏这份违约金,同时提供销量承诺。

    他如果替我们付了违约金才抢到这个经销权,自然也就会在建设销售渠道、广告宣传等方面投入大资金。

    我们的危机也就解除了。”

    大姨爹认为杜一隆说得有道理,不顾鸿斌表哥的反对,让杜一隆按他所说的去做了。

    最终果然朱老板替公司交违约金给老徐,拿下了经销权。

    而老徐得了违约金,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

    他召集了手下二级经销商(即专卖店老板)们,宣布要改卖川艳的家居品牌,让大家都跟着他改换门庭。并且说,所有改换招牌、装修的费用,都由川艳的公司埋单。而且川艳品牌给经销商留利润也更优厚。

    但这些专卖店老板们根本不买账,他们相互说:“老徐是被总部踢掉了才改卖川艳的品牌家居的,咱们又没有被总部踢掉,凭什么要跟着他吃瘪?”

    生意人只讲利益,至于老徐和总部以及朱老板之间有什么纠葛,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他们所知道的就是朱老板付了一笔巨款,拿到了区域经销权,公司以后的货要从朱老板那里出了,老徐出局了。

    于是专卖店们纷纷找到朱老板,让朱老板给他们供货。任老徐把川艳的品牌和条件描述得天花乱坠,大家怎么可能信他?

    谁会去相信一个出局的失败者,谁会跟着他去做这个“不得已”的改换门庭?

    朱老板也是个能人,不仅把原先这些专卖店都拉拢过来了,还花大笔投资建设销售渠道、投放广告,把辉煌木业的品牌在合肥乃至整个安徽彻底推广开来了。

    集团在安徽的销量不降反增。

    而老徐改投川艳的品牌之后,除了他自己开的旗舰店和少数铁杆跟随他的专卖店之外,其他渠道都没有跟着改。

    尽管川艳给的出厂价低,利润高,在本地媒体(诸如公交车、站牌、户外)投放的广告也不少,但对于当年的家居行业而言,渠道才是销售关键。

    卖场减少了,销量自然上不去,老徐的收益反而一落千丈。

    几年之后,杜一隆被大姨爹推上了集团总裁的位置。

    56楼 回复
  17. jianpi文章作者

    接班的企业家二代听了管理学“大师”的课程,回去之后,不顾高管的阻拦,直接就把销售员的底薪取消了。后来销售员走了一批,留下的业绩大幅度下滑,公司很快就黄了。二代很纳闷,这么有道理的管理方法,咋用上之后却这个效果呢?

    00年代,我县家具行业飞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土生土长的乡镇企业。

    这里面就包括大姨爹的辉煌木业集团、我爸的团结家具厂、羽阳表弟的梁氏家私,这些人都是土老板,没有太多的专业管理知识。

    这时候一个自称在管理业界颇有名气的管理学“大师”莅临了本地最贵的酒店,开了一个管理学讲座,邀请各个企业的老总去听课。

    羽阳表弟和担任辉煌木业总裁的鸿斌表哥和都参加了这个管理学“大师”的讲座,被大师的管理理念所折服。

    上了几节课之后,鸿斌表哥回来公司就说要把销售员的底薪取消掉。

    副总裁杜一隆是董事长(鸿斌表哥他爹)请来的职业经理人,一听这个,惊了,对他说,这么做不是自绝活路吗?

    鸿斌表哥说:“这绝对是提升销售员积极性,提升业绩的绝妙方法。

    大师说的只是把销售员的底薪取消,并不会减少销售员的收入,因为我们会把销售提成大幅度提高。

    这样对于销售精英来说,收入会不减反增。

    至于那些吊尾的销售员,说实话,我本身就想淘汰他们,这些人对公司根本没有任何用处,还一直拿着工资拖公司的后腿。

    之前我还愁找不到合理的借口在不损害公司形象的情况下把这些人清理掉,现在正好,用这个方法,没有了底薪,这些业绩吊尾的销售员自己就走人了。”

    副总裁杜一隆说:“销售员的价值并非仅仅体现在最后签单。固然最后成功签单的销售员功劳很大,但其他销售员也并不是没有贡献的。

    就这样一刀切取消底薪,最终伤害的可不仅仅是销售员,还有公司业绩。”

    鸿斌表哥非常不满地对杜一隆说:“你也是我爸高薪聘请的管理精英,名校毕业的顶尖人才,怎么理念就这么落后?跟大师一比,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鸿斌表哥根本不想听杜一隆的,但大姨爹却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否决了鸿斌表哥的做法,并且叫他不要再去听什么神棍大师的讲座了。

    和鸿斌表哥一起参加那个管理学“大师”课程的羽阳表弟就不同了。

    羽阳表弟是四姨爹的儿子,四姨爹因意外去世后就由羽阳表弟接管了梁氏木业,并且请了我二舅当副总,管理公司。

    但这次他上了大师的课之后,“茅塞顿开”,将大师的话当做“经营宝典”。

    回来就对二舅说,要取消销售员的底薪。

    二舅一头雾水,想要阻止,奈何羽阳表弟是公司老板,他阻止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瞎搞。

    结果,才宣布这条规矩,一批销售员就直接离开了,其中不乏业绩靠前的销售精英。

    接下来新的销售员始终招募不过来,人家一听没有底薪,提成吹得再高,别人也不相信。

    羽阳表弟见一个他之前在别人公司打过照面的精英销售员来面试,那女孩一听说没底薪,扭头就走,羽阳便上前把她叫住。

    羽阳表弟问:“你为什么这么关注底薪?做为销售员,不应该盯住提成来看吗?如果真有本事的话,提成比例高,收益会远超底薪的。

    你一定说没底薪就走,是对自己的销售能力没有信心吗?”

    人家说:“我对自己的销售能力非常有信心,但对贵公司不太有信心。

    一个销售员的业绩不仅仅取决于自己个人的能力,还有团队的配合,公司产品的质量,公司的宣传力度,公司的品牌形象等等,个人能力再卓越,也有打不开局面的时候。

    底薪是基本的保证,我没打算依靠底薪发财,但没有底薪是万万不能的。

    没有那些依靠底薪混饭吃的销售员做注脚,公司的营销氛围也好不到那里去,我一个精英孤零零面对顾客,你说顾客能轻易签单吗?

    另外底薪都没有,公司用人没有成本,自然也就不会爱惜员工,上面做出的决定注定不会替我们着想。

    这样的公司我还是别参合吧!”

    羽阳表弟说:“不是啊,那些只拿底薪一个月签不了几个单的销售员在门店里有什么用?”

    那女孩说:“你看咱公司门口的迎宾,这一年也签不了一个单,但你如果说她们没啥用,为什么不也一并撤掉呢?”

    羽阳表弟说:“迎宾是迎宾,销售是销售,功用不同,签不了单的销售就是没有价值。”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不欢而散。

    梁氏家私走了一批销售员之后,剩下的人也相互勾心斗角,相互抢单抢客户,毕竟没有单子,连饭都吃不上。

    最终,剩下的销售员业绩也莫名地下降了。

    公司很快几乎要黄了。

    后来大姨爹的辉煌木业给了梁氏家私一些贴牌的订单,算是救活了羽阳的工厂。

    而后,梁氏家私从此就退出了自营品牌的行列,成了辉煌木业的一个贴牌工厂。

    57楼 回复
  18. jianpi文章作者

    表弟的同学叫表弟辞职加入他的创业公司,表弟问他待遇问题,他大谈马云的十八罗汉。表弟又问他股份,他说看业绩来定股份。我表弟委婉拒绝,他竟跑到表弟公司说我表弟要辞职。表弟怒了,直接说看不上他的公司。最后的结果,我表弟都懵了。

    表弟这个同学,在校期间学习很一般,但每天鼓捣着想创业。关键他家境也很一般,不是什么有资本的家庭。

    而我表弟名校毕业,算是个挺有能力的人呢,他本人也对创业有一定的热情。但为人还是比较谨慎,什么事情都会计划得比较周详才行动。

    那年我表弟大四最后一个学期,还没毕业,不需要上课。而这个同学是专科生,已经毕业有半年了。

    他就找到我表弟,说他有一些进货渠道,能便宜拿到一些外国的品牌产品,邀我表弟一起搞。

    这个同学的思路是开个公司,把货供应给本地的店铺,先搞定本地市场,然后再往周边市场扩张,主要面向的就是三四线城市。

    我表弟当时也没别的事情,就说和他一起先去市场考察考察。

    结果两人跑去门店谈的时候,店家问同学他的货源是哪来的?

    同学起初没说,只说自己的一定是真货。

    但最终人家明确表示一定要知道货源出处,才可能跟他们合作。

    最后同学才说,是代购。

    当同学说出代购两个字的时候,我表弟径直往门口走去,头脑一阵嗡嗡,面红耳赤。

    原先表弟并不知道同学的进货渠道是代购,他一直以为是同学低价拿到了什么经销权呢。

    这同学只是认识一些空姐,能够经常偷偷带一些免税的东西进来。

    那一刻,表弟真不想说认识他。

    太尴尬了,人家是正经的卖品牌的商店,同学竟然想用代购来取代人家的正当的进货渠道。

    这件事就这样没下文了。

    毕业后三年,这个同学又来找到表弟,邀请表弟加入他的公司。

    那天他侃侃而谈,聊了很多对公司前景的展望,一度把我表弟说动心了。

    第二天我表弟就请假跑到他公司去考察,发现他的公司开在郊区一个新开的创业园内。

    说是创业园,其实就是在郊区鸟不拉屎的地方划了一块地方,建了几栋大楼,周边很多地方都还是农田、矮房。

    这个创业园里面也全都是还没租出去的毛坯房,电梯都没有。表弟大失所望,但同学却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然后表弟又见了同学的团队,简单聊了一下,表弟几句话之间就聊出来了这些人都不怎么聪明。

    他也直接就把自己对这些人的看法在唯一隔间(同学的办公室)里对同学说了。

    同学竟然也认可我表弟的话,说这些人就是不太聪明,所以需要一个像我表弟这样的精英来带队。同学还说这些人都是很努力的人。

    但表弟一贯认为,如果人不聪明,越努力越尴尬。

    然后表弟又问同学关于自己的待遇问题。其实我表弟这时候心里已经决定不加盟同学公司了,聊这些只是为了找一个比较能被接受的拒绝理由。

    同学却没正面回答待遇是多少,而是跟我表弟大聊马云的十八罗汉。

    我表弟又问如果他加入给多少股份?同学说要看我表弟的业绩来给股票。

    表弟笑了笑,没有说话。

    最后同学问我表弟的答复。

    我表弟婉拒说:“我不是那样的人才,怕耽误你创业,还是不来了。”

    那同学竟然没听出来这啥意思,说:“不耽误,我说你能帮到我,就能帮到我。”

    第二天我表弟回到原公司上班,之后就没联系那同学了。

    几天之后那同学催我表弟去他那毛坯公司上班,我表弟又委婉地说:“我原来的公司离不开我,我辞不了职,你另外找别人吧。”

    结果那同学竟直接找到我表弟的领导,说我表弟辞职不干了。

    表弟觉得他是不是疯了?还是傻?

    最终我表弟直接对他说:“我看不上你的公司,不会去你那上班的。”

    同学惊了,说:“你咋不早说?”

    我表弟无语了:“我已经说得相当明白了好么?(你难道真的有这么蠢吗?)”

    这样那位同学才悻悻离去。

    好多年过去了,最近那同学邀请我表弟去他公司参观。

    表弟一问公司名称,才知道这个业内颇有名气的公司竟然是同学开的。

    表弟来到同学的公司参观,见到了两个之前被他说是不太聪明的人。

    如今穿着高端西服,顶着高管的头衔,别人喊着崔总、徐总,竟也不觉得他们不聪明了。

    这个同学在被我表弟拒绝之后,企业没多久就倒闭了。后来这些年又在不少行业创过业,都失败了。一度是大家口中的笑谈。

    但最后这次莫名地就成功了,最后公司竟然做大了,难以置信。

    那同学聘请我表弟做顾问,他说我表弟是他见过最聪明的人,看问题非常精准。

    之前他每每有项目要做,都和我表弟谈,我表弟都把他会失败在哪里都说得非常清楚,最终每次都如我表弟预测得那样。

    但后来我表弟大约是觉得他不可能成功了,就不再回复他了。

    最后这位同学做成功的项目,也是更早之前和我表弟聊过的,我表弟当时是这么说的:“这个项目很有前景,别人能做,但你做不成功的,一没资本,二能力也不够。”

    最终这个同学怎么做成的,我表弟也不清楚。

    我表弟每次聊起这个人都很疑惑地说:“人如果走了运,哪怕脑子不好也能获得成功?”

    58楼 回复
  19. jianpi文章作者

    表哥开直播公司,请了个总经理,为了激励,给了他25%股份。不料开业后那总经理啥也不干,就会和公司女员工谈恋爱。因为有合同有股份表哥辞不掉他,最后表哥要卖公司的时候,那人竟然说卖的钱要给他25%。最后听了大姨爹的话,表哥这么做了。

    那些年正是直播行业兴起的时候,表哥自己对直播行业并不熟悉,但开搞的时候就有两个搭档。

    一个是40来岁的老胡,一个是才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桦子。

    老胡之前他自己曾经投资开了一个直播公司,不过最后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赔进去了,还有外债。

    而桦子则从来没有从事过直播行业,不过平时他特别喜欢看直播,也看好这个行业。

    他认为凡网上火的那些看起来像是个人主播,其实基本都是有团队在推的。他还看中了我表哥背后有我家族企业的资源。

    所以他找到我表哥,想跟我表哥合伙干。

    这时候,我表哥已经跟老胡已经联系上了,他认为老胡是个有经验的人,希望由老胡做总经理,让桦子做运营。

    桦子向我表哥指出,老胡虽然有经验,但都是失败的经验,包括之前他开的直播公司也是失败了。

    桦子还说,一个人如果屡屡失败,都到中年了,还一事无成,那很大的可能是这个人有问题。

    表哥信奉“失败是成功之母”,他说像老胡这样半辈子屡屡失败的人,人到中年,正去需要一次机会来翻盘。

    至于桦子所说的屡屡失败的经历,对于表哥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可以让他们项目避免走同样的失败之路。

    后来在谈股份分配的时候,大家又有了分歧。

    当时表哥的出资是占总投资的75%,桦子的出资占总投资的25%,而老胡没有出资。

    分配股份的时候,老胡表示自己也要一份股份。可以少拿工资,但一定要20%股份。

    桦子却说:“老胡一点都不出资怎么可以拿股份?”

    表哥说:“这是一种股权激励。这样他才会努力为公司创造价值。”

    桦子说:“激励确实是需要的,我们可以给他利润分红,可以给他期权股。期权股也是将来他要出钱买的,只是出钱少一点。

    但公司才开始干,他不出资,直接就得股份,那就是个坑。”

    我表哥说:“我吃点亏,股份这样分,我55%,你25%,他20%,等于他那份资,我替他出了。”

    桦子说:“我不是不肯吃亏,是你这样的股份设置为将来埋下巨大隐患。”

    桦子的方案是这样,我表哥75%股份,他25%股份。但他要20%的期权股,也同意给老胡20%的期权股。

    期权是5年,5年后,他和老胡都能够以现在的总投资20%的价格,买下公司20%的股份,到时候公司可以通过增发扩股来提供他和老胡的期权股。

    但老胡不同意,他就要在公司才开的时候就有公司股份。

    他说他是个喜欢以公司为家的人,公司如果没有他的股份,他没有归属感,就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表哥非常犹豫,在家族聚会中,就把这件事跟亲戚聊了,我大姨爹却说:“我的建议是,立马踢掉老胡。

    一个人如果屡屡失败,人到中年了还没有成功过,就容易变成老油条。”

    最终表哥没有采用大姨爹的做法,然后桦子就离开了他们的项目。

    表哥的公司正式开始之后彻底由老胡掌舵了,表哥给了他25%的股份。

    没想到老胡在后来公司的运作中,几乎没有任何作用,顶着总经理的头衔每天就和女主播谈恋爱。

    表哥开始亲自管理公司业务,然后给老胡指派工作。老胡“义正言辞”地说:“你没有资格指挥我,你是老板我也是老板,咱俩是平等。”

    气得表哥差点吐血,但这个时候他已经辞不掉老胡了,有合同,老胡是股东之一。

    之后,表哥又招募了一个新的运营。这个新的运营管了一段时间,稍微有点成效,虽然还没盈利,但让我表哥又看到了希望。

    而后,这个运营也知道自己对公司的重要性了,他说:“老胡一分钱没掏啥也不干就占25%的股份,我这个能力,不可能拿的股份比他少吧?”

    我表哥瞬间就懵了,这个显然没法答应啊,如果再分给这个运营超过25%的股份,那自己就不到50%股份了。

    然后这个运营就离职了。

    表哥万心俱灭,直接想要卖掉公司,然后老胡又站出来说卖的钱得分他25%,因为他是股东,如果他不签字,还卖不掉。

    最后表哥又找到我大姨爹帮忙,大姨爹笑了笑。

    他让表哥以公司的名义向我大姨爹借一大笔钱,然后再把这笔钱从账上挪走。

    然后大姨爹就叫人向老胡催债,因为老胡也是股东,这笔债务他也要承担25%,老胡瞬间就吓傻了。

    他只能跟我表哥签合同放弃那25%的股权,合同写明公司所有债务都由我表哥承担。

    就这样踢走了老胡。大姨爹又让表哥把桦子和那名很靠谱的运营也请回来了。

    桦子给公司注入了一笔出资,获得公司30%的股权。

    桦子担任公司总经理,那个运营担任运营总监,签订对赌协议,如果5年内的任意时间点,公司的总盈利达到投资额(即回本)。

    两人都可以获得25%的期权股。同时如果两年内都不能实现盈利,两人要无补偿辞职。

    最终第二年他们公司就通过直播卖家具,实现盈利。

    59楼 回复
  20. jianpi文章作者

    90年代,我家厂里的家具滞销,有个佛山掮客来牵线销路,但要总货款3%的佣金。做了几笔生意之后,四姨爹觉得厂里那么辛苦才赚10%利润,他动动嘴皮就拿走3%,不公平。于是用计找出了掮客的买家,绕过掮客直接交易。最后竟给厂里带来了灭顶之灾。

    80年代,大姨爹和我爸合伙开了一个团结家具厂。到了90年代,赚了不少,于是任用四姨爹做副厂长,主管生产大幅度扩大生产。

    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产能过剩,原先的销售渠道承载不了增加的产量。一段时间内,我爸和四姨爹都跑出去外地开拓销路了。

    一天四姨爹带了一个佛山的朋友回来和大姨爹商议。

    这个朋友说他有买家资源帮忙销售,不过事成之后他要货款的3%做佣金。

    大姨爹立马就答应了。

    这个佛山掮客走的时候,提出要自己掏钱按市价买走了一套成品家具拿去给佛山品牌老板看。

    大姨爹笑了,说:“买啥?直接拿走就行了。”

    大姨爹叫人给他打包托运,连托运费大姨爹都给付了。

    那人走后,我爸提出异议说:“我们搞生产投入这么大,一个厂里的人忙死忙活才只有10%的利润,他说几句话就拿走3%,这对我们太不公平了。”

    大姨爹说:“现今这时代,信息和人脉才是生意的关键,我们眼下急需要他,只要能帮我们卖货,在厂里不亏的情况下都能接受。”

    交易的时候,佛山掮客要厂里把佛山买家指定要的货先拉到佛山去。

    我爸又说:“我们连所谓的佛山买家的面都没见到过,怎么能轻易相信他呢?”

    大姨爹说:“就目前而言,我觉得他的话是可信。”

    我爸说:“要是他骗了我们,我们把货拉到佛山交易不成,就算没丢掉货,再拉回来这运费和上下车的人工损失也不小啊!”

    大姨爹说:“确实有这个风险,但我们做生意,总是要冒点风险的。”

    大姨爹又对四姨爹说:“约定交易地点的时候,我们只选在城区交易,如果那边坚持要我们拉到乡下,我们就不卖了。”

    我爸找到四姨爹,让他去跟佛山朋友说,在拉货过去之前要见一见佛山买家的真人。

    四姨爹照做了,那人却坚决不同意。

    我爸对大姨爹说:“他不肯让我们先见买家,这里面肯定有猫腻,还是别冒险了吧。”

    大姨爹笑了,说:“他不肯让我们见买家,我反倒更愿意相信他了。

    你想想,他要是骗子,找个人假装是买家,你认得出来吗?”

    我爸愕然。

    大姨爹又说:“他拒绝让你见买家,说明他真是干这行的(家具买卖掮客)。他怕你先见了买家就把他甩开了,直接和买家对接上。”

    最后我爸听了大姨爹的。

    我爸和四姨爹拉货到了佛山,始终没有见到买家,只是按佛山朋友的要求提供了银行卡,卡里的钱到账了,佛山朋友拿走了货款的3%,就让我爸和四姨爹卸货离开了。

    就这样跟佛山朋友做了几笔生意,厂里的销路得到缓解。

    但我爸和四姨爹总是觉得让那人拿走3%自己太亏了,大姨爹却说:“这点没事,每个人靠自己擅长的本事吃饭,我们钱没亏就行。”

    我爸说:“要不,我们把卖价再上浮一点,抵充这个损失。”

    大姨爹说:“不行,我们如果涨价,人家那边对买家不好交代。咱现在急需要扩大销路,就直接牺牲一点,让利给他,把这生意稳稳做下去。”

    四姨爹突然想到一个点子,没跟大姨爹说,就直接去做了。

    他在一次交易完,收了钱也付了佛山朋友的3%抽成之后,却找人偷偷跟着自家的家具,最后发现家具拉进了一个大家具品牌的仓库。

    原来这个佛山朋友的表哥是该品牌的采购。

    四姨爹知道这一点之后,就找人接触上了该品牌的老板,故意透露他们公司向佛山朋友采购的家具货源是我们团结家具厂。

    果然该品牌老板后面就直接找上我爸的厂,进了一批货。

    没有佛山朋友在中间抽成,我们厂多赚了点钱,该品牌也减少了采购成本,这似乎是个皆大欢喜的事情。

    谁知道,后面就没有下文了,该品牌和佛山朋友再也没有给团结家具厂下过订单了。厂里产品积压,一度停工濒临倒闭。

    我爸和四姨爹都百思不得其解,大姨爹知道四姨爹干的事情后,骂了他一顿,说他坏了规矩。

    四姨爹知道自己闯祸了,于是又努力去找别的买家。

    后来又认识一个家具掮客,这个人要的佣金是2%,因为有前面的经验,四姨爹和我爸都直接就相信了他。

    这个人说会直接带买家来厂里提货,在本地交易,不用我们送货。

    但他让我爸在见买家之前,先付他一点交易保证金,大约是佣金的5%(总货款的0.1%)。说是免得我们把他甩开直接和买家交易,让他白忙一场。

    这数额不算大,我爸正要付给他,大姨爹立马阻止了,说不值得冒险,别跟这人接触了。

    我爸说:“为什么?前面让直接送到佛山,我们冒险比这个更大你都说没问题,怎么这次这点小钱的风险都不愿冒呢?”

    大姨爹说:“咱就扣死一点,我们可以先吃亏,但绝对不能先给他钱,先要钱的基本都是骗子。”

    后来果然好多家具厂家都被那人骗了。

    隔壁的石头钉被骗一年后,收到消息那人又出现,在骗另一厂家。石头钉直接把他抓了,好一顿揍,再送进班房,但钱已经拿不回来了。

    60楼 回复

发表留言 取消回复